佛山推进本土人才回归计划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7-01-16

  “市政府的工作报告部署了未来五年的战略,结合当前南海的实际,我理解最关键就是三句话:升级工业园,建设新都市,发展新经济”。昨日上午,佛山市人代会南海代表团分组审议如期进行,佛山市委常委、南海区委书记黄志豪分享了对政府工作报告的理解,并围绕新经济环境下,村级工业园改造、品质南海建设、产业载体招商引资、吸引本地人才回归等问题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从产品制造到产品跨界创新

  黄志豪认为,政府工作报告的重要特点就是承前启后:“承,就是传承整个佛山最关键的东西,实体经济、民营经济、制造业;启,就是把握了发展的趋势,长远地谋划了未来”。

  回归到南海的实际,黄志豪表示,如果要用一个关键词概括南海过去的30年,必然是“工业园”,南海的桑基鱼塘变成了工厂;现在,工厂正在变成高楼;未来,还要变成制造业创新、高品质的国际化的大城市。

  “从前,南海是‘世界工厂’,这意味着这只是生产车间,我们现在要做的是从单纯的产品制造到产品的跨界创新”,黄志豪表示,这将是未来很核心的变化。他认为坚美铝材就是一个范例,已经从单纯的产品制造向产品的工业设计、原材料集中采购,到知识产权的重视和应用,然后到产品的营销、展览、金融、终端产品、消费者服务、物流等,涵盖线上线下。“这个就是产品的跨界创新中心”。

  除了产品的跨界创新,在新经济环境下,南海还要抓发展载体的建设。在黄志豪看来,现有的村级工业园并不能承载跨界创新产品,发展新经济的载体,只能是创客新都市。而且,近年来的经济形势让招商引资面临着不同以往的新形势,比如天安、瀚天、丰树国际、联东U谷等,就是为招商引资做好了准备。另一方面,村级工业园也要着力提升为品质园区,推动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品牌园区,品牌载体。

  “希望在座各位企业家,你们的企业能够做成新经济的示范,做成从产品制造到产品跨界创新的示范,做互联网+制造业的示范”,黄志豪表示。

  要有责任意识推进品牌南海

  黄志豪表示,南海要打造广佛都市圈的核心区、打造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核心区,要有责任意识。“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佛山打造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要打造居宜业宜创新的高品质国际化现代化大城市,南海就是要建设一个品牌城市”,黄志豪表示,制造业的创新一定要全面推进品质产业,打造品牌产业,而品牌城市的内涵还包括打造品牌教育,成就品牌学校,打造品质医疗,成就品牌医院,“有了这些,才是大都市”。

  有了品质,有了品牌,如何推向国际化?黄志豪认为,首先要实现产业的国际化,产品不能仅针对本土,还要走出去;此外,人才要国际化,目前,南海非户籍人口已经大大超过了户籍人口,南海人口来自全国各地,越来越多的港澳人才、全国各地人才,集聚于此,也为南海建设品牌城市,面向全球建设新都市奠定了基础。

  增强本土人才的家乡自豪感

  没有人才,怎么转型升级?事实上,在之前的分组审议中,南海团的许多代表就围绕如何打造这个城市的软实力,如何吸引高端人才、如何让高技能人才到佛山创新创业等问题展开了讨论。一个全方位的制造业创新中心,要有一个综合的人才解决方案,才能真正和北上广深争夺人才资源。

  “南海要吸引人才,我认为首先要发挥好我们现有人才的作用,要重视南海的人才。”昨天的分组审议上,黄志豪提到南海每年输送出去的大学生数量有1.2万人,但毕业后回到南海工作的只有四五千人。

  他透露,南海即将在教育方面推出三个计划,以吸引南海籍大学生回到家乡。

  “政府要搭这个平台,让他们看看南海的制造业发展到什么程度,增强他们对家乡的这种自豪感,增强他们的自信,吸引他们回来,还要带着男朋友回来、带着女朋友回来”,黄志豪表示。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