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外资,新引进总投资3000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59个,重大项目数苏北领先;
对外贸易,全年新培育进出口企业140户,新增超亿美元企业2户;
外经合作,全市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1.25亿美元,同比增长329%。
2016年,我市更大力度实施开放引领战略,更高层次发展开放型经济,全力攻坚开放型经济“十三五”开局战。一年来,外资、外贸、外经“三外”联动,发展质量与效益稳步提升,外向型经济转型步伐不断加快,为我市“十三五”开局之年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支撑。
坚持项目为王,利用外资稳步增长。第11届台商论坛上,共引进台资项目36个,其中12个总投资3000万美元以上重点项目在两岸嘉宾见证下现场签约。在年初召开的开放型经济工作会议上,市委书记姚晓东强调,要聚焦项目导向,扭住招商的抓手寻求突破。一年来,我市上下一方面着力巩固台资高地成果,大力实施台资项目倍增、交流平台拓展、101服务升级“三大计划”;以省政府出台专项政策支持淮安台资示范区建设为契机,积极争取省政府专项政策支持。另一方面,积极拓展欧美日韩招商,组织专题产业招商活动,新引进欧美日韩项目32个。
2016年,全市新引进总投资3000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59个,其中1亿美元以上项目10个,世界500强及跨国公司投资项目12个,伊弗特精密零部件、德科码半导体等重大产业项目及宝岛母爱医院等新业态项目落户。外资招商成果丰硕,离不开招商举措不断创新。2016年,我市在境外大力开展日韩小分队招商,境内每季度组织赴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开展经贸专题招商,与韩国驻上海总领事馆等20家国别机构建立常态联系,开展系列“请进来”活动。同时,实施委托招商,建立了与广州台资企业协会等30家中介机构的合作,拓展招商渠道。
优化企业服务,对外贸易难中有进。一年来,我市内抓外贸载体培育,实施外贸“双百工程”,强化“八个一批”载体培育和对成长型外贸企业的扶持,新培育庆鼎精密电子、常青藤纺织等进出口企业140户,新增进出口超亿美元企业2户。外拓国际市场,组织400余家企业参加科隆五金展、日本大阪展、广交会等20场境内外展会,获得展位570多个,参展企业数和展位数均创历史新高;引导企业参加“一带一路”和新兴市场出口展销会,出口额同比增长11.6%。同时,转型也成为我市寻求外贸突破另一着力点。2016年,我市制订了外贸“优进优出”行动计划,加快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发展,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分别占全市的39.5%和20.1%,一般贸易进出口占全市比重达52.1%。跨境电商发展试点获南京海关支持,洽谈引进了谷歌中国、软通动力等电商平台企业。
强化政策引导,外经合作实现突破。2016年,我市新增境外投资企业15家,完成外经营业额1.3亿美元。围绕企业“走出去”,我市积极争取资金和解决运营难题,鼓励企业发展境外投资;积极对接国家和省“走出去”综合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投资信息;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编制《投资“一带一路”国家政策指南》,组织企业参加“一带一路”股权基金推介暨投融资对接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驻沪领事交流等活动,开展了外经企业投资“一带一路”专题业务知识培训。同时,重点推动企业对外承包工程,全市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1.25亿美元,同比增长329%。
2016年,全市开发园区利用外资、外贸进出口占全市的比重分别为70%、90.5%,开发园区成为我市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去年,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促进全市开发园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创新体制机制,引导园区转型升级,提升发展内涵。清河新区、盐化新材料产业园区分别获省政府批复筹建省级开发区、省级高新区;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通过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