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政府公众信息网全文发布《重庆市建设国内重要功能性金融中心“十三五”规划》(下称《规划》)。《规划》结合我市金融业的发展基础、发展机遇及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明确提出了未来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国内重要功能性金融中心建设取得显著进展。
金融支柱产业地位将进一步加强
根据《规划》,我市建设国内重要功能性金融中心的具体目标有6个。
一是金融支柱产业地位加强。到2020年,全市金融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15年的9%上升到11%以上,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更为显著;金融业资产规模由2015年底的4.2万亿元上升到7万亿元左右。
二是形成完善的金融机构体系。银行、证券、保险及各类新型金融机构加速集聚发展,基础功能更加完备。到2020年,金融机构数量由2015年底的1500家增长到2000家左右;行业结构更加合理均衡,商业性金融、开发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分工合理、相互补充的金融机构体系基本成型。
三是打造特色金融市场体系。地方金融要素交易市场创新发展水平明显提升,特色功能更加突显,市场交易能力和辐射范围持续扩大。到2020年,金融要素市场交易规模比2015年的9919亿元增长两番以上,达到5万亿元左右。
四是建设扎实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征信、支付、综合统计、国库、消费者保护以及金融后台服务体系等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金融运行的配套功能更加完善、保障更加有力。
五是服务功能建设取得新突破。围绕金融结算、金融交易、资金融通、保险保障、金融普惠等重点领域,基本形成特色化、差异化、在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金融功能。其中在发展特色金融结算服务方面的目标是:到2020年,力争全市跨境人民币结算规模达到6000亿元,跨境电子商务结算规模突破200亿元,跨国公司总部结算规模达到5000亿元,离岸金融结算规模达到6000亿美元,金融要素市场结算规模达到5万亿元,企业账户资金结算规模突破1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