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重庆市委召开座谈会,就市委四届九次全会有关文件征求部分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和科技工作者意见。大家围绕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各抒己见,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汉代政论家王充在他的《论衡》中曾经说道:“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在人民群众中,蕴藏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宝藏。通过各种有效渠道问计于民,提高各项决策的“民意含量”,是尊重民意和集中民智的体现。总结我们党发展壮大的经验,很重要一条,就是始终把群众作为智慧和力量源泉。以群众的愿望推动发展,靠群众的智慧深化改革,这也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真谛。凡事都与群众一起商量,就能使政策和决策切合实际,符合规律,反映民意,真正体现群众的根本利益。此次座谈会就是重庆市委接地气、听民意、聚民智的又一重要体现。
谋划发展,最了解实际情况的,是群众;推动改革,最具首创精神的,也是群众。一项决策、一个举措,光凭领导者或领导层的智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更广的范围内听诤言、纳良策、得启示,增强“顶层设计”的科学性。而“广开言路”重在“畅通言路”;“问计于民”则重在“纳计于民”。正像报道中所说的,座谈会现场气氛热烈。与会专家代表踊跃发言,孙政才书记边听边记,不时与大家讨论交流。他强调,要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使各项政策措施务实管用、解决问题、在推动重庆市创新驱动发展上发挥重要作用。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五大发展理念,第一位的就是创新。重视科技创新就是重视重庆的未来,投资科技创新就是投资重庆的未来。为科学确定重庆市创新驱动发展总体思路,孙政才书记提出了“五个要”:要紧扣重庆发展的战略定位,着力培育和充分发挥西部创新中心的战略支撑作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持续动力;要坚持问题导向,切实破解制约重庆市创新驱动发展的“瓶颈”问题;要强化改革意识,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创新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要树立开放思维,以更宽的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在更大范围优化配置创新资源要素;要推动动力转换,着眼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培育增长新动能。 今日之重庆,正在剧烈转型、艰难爬坡,矛盾不少,困难更多。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该从哪里使劲、向何处发力?破解难题,智慧就在重庆人民之中,办法就在创新驱动之中。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经济结构性改革处在关键时期的重要关头,以全面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是重庆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不创新就要被淘汰,创新不给力就必然成为落伍者。
创新驱动是全民参与、全民推动的宏伟事业。如果说,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庆这种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让民意领跑决策,把民意表达这一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变成决策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将“自上而下”的精神贯彻与“自下而上”的民情民意相结合,其本身就是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增强政治生活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的一种“创新驱动”,那么,孙政才书记提出的“五个要”,则让“创新驱动”定位更科学,目标更具体,方向更清晰,任务更明确,有利于我们找准自身的方位确立创新驱动正确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事实证明,尊重民意,倾听民意,多一些“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让政策和决策更加切合实际、符合规律、反映民意,才能减少改革成本,才能让我们的创新驱动发展不走或少走弯路,使群众真正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受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