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驶入一线城市快车道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7-01-06

  新年的钟声还在回荡,站在国家中心城市的更高起点,成都的新故事,早早地漂亮起笔。

  “在稳的前提下要在关键领域有所进取,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奋发有为。”定调2017,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用了“稳中求进”四个字。

  新常态下,发展速度换挡,经济发展动力正在新旧转换。而城市发展的驱动力量,决定着城市未来的发展速度、质量和可持续性,影响着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创新、改革、开放、人才,成都正用新动力蓄势新动能,“四轮驱动”,谋篇布局,驶入一线城市快车道。

  大到十亿级企业,小至个体工商户,平均三分钟,就有一家在成都创业沃土上诞生。根据成都市工商局数据,2016年1—10月,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273211户,同比增长33.8 %;新增注册资本7140.5亿元,同比增长27.7 %。这些数据,只是成都创新创业热潮中的一个缩影。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广泛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新动能发展壮大、传统动能焕发生机。”提升城市的创新力、创业力、创造力,创新激发城市活力,正成为成都发展的巨大引擎。

  6月24日,2016中国·成都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上,来自5大洲、36个国家、5000多位嘉宾和代表,参加了18场重量级创新创业活动,参加交易项目超过3000项,交易额突破160亿元。会上,成都率先对包括成都在内的多个国内城市双创指数进行了首次发布,指数显示,2016年5月,成都双创指数从2014年9月的100分增长至279分,21个月增至基数的近2.8倍。

  “坚持把创新驱动作为成都面向未来的核心战略和推动城市转型的第一动力。”创新的力量正在被大力激发,成都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正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创新创业中心。

  激励创新,成都“蛮拼的”。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历史机遇,成都重视校院地协同创新,着力激发国内外高校院所在蓉转移转化科技成果的积极性。2016年12月13日,成都市发布《关于支持在蓉高校院所开展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和《成都市与在蓉高校院所协同引进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实施办法(暂行)》两大新政,作为“成都新十条”“成都人才新政十条”重要配套政策,着眼解决高校院所科技人才创新核心动力和强化产学研协同创新人才支持两个关键环节,将进一步打通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通道。《实施意见》提出,职务发明人与高校院所可约定按不低于7:3的比例共享职务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单个城市出台专项文件实施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这在全国是首例。

  因为创新,成都焕发的新活力让人惊艳。“创业之城、圆梦之都”“创新创业、成都都成”,在创新引擎的拉动下,成都的城市名片正在快速而深刻地更迭。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