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产业强市之路越走越自信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6-12-30

  12月28日讯 一年多的共同努力,无锡着力推进的产业强市战略不负众望,岁末时分全市各界捧出的一连串数字,透出了产业发展的生机活力。

  产业是经济的命脉,是决定城市地位的关键因素。这一年多的产业强市道路虽然曲折,但光明的前景赋予我们前行的勇气和信心。在昨天召开的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会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小敏在讲话中指出,全市上下要保持定力,砥砺前行,朝着既定的目标奋勇向前,让无锡产业强市之路越走越自信、越走越宽广。这让与会人士倍感振奋。

  ■三个“坚持”,保持发展定力【深入推进产业强市,要做到坚持稳中求进、坚持实体为本、坚持政府有为。三个“坚持”当中,蕴含着严密的逻辑关系。

  新常态下,增速换挡是客观规律,但转型不能建立在经济的失速甚至停滞上。经济新常态下的产业强市,必须既“稳”住,又“转”好。2017年,无锡要继续在稳的基础上推进转型升级,做到稳中求进、稳中求好、稳中求优,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这是明年发展的重要原则,而在“稳中求进”的总要求之下,坚持实体为本和政府有为成为两大支撑。】

  对无锡来讲,坚持发展实体经济尤为重要,今后要重振雄风,靠的是把实体经济做强做优做向高端。市经信委主任高亚光告诉记者,李小敏同志的报告对下一阶段继续推进产业强市战略做了很好的谋划。产业强市的关键是坚持实体经济为本,明年首先要在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方面下功夫。新的发展动能来自于三个方面:做大、做强具有一定优势的如物联网等新兴产业;做强、做优传统存量企业,鼓励传统企业转型升级;营造良好的微环境,助力面广量大的中小微企业发展。其次要推进无锡智能制造进一步发力,提升企业敏捷制造的能力。第三,着力推进无锡企业集约发展和清洁生产,推动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下降”,大力度淘汰落后产能和过剩产能,为适合无锡发展的产业腾出空间。

  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要做应该做的事、必须做的事。“稳中求进的总要求下,要做到政府有为,首先要制定合适的产业发展政策促产业、强产业。”市发改委主任张明康透露,针对产业实际,将制定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业等方面的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提高无锡产业发展水平。他表示,政府部门要转变理念,致力于打造服务型机构,能够服务好大局、改革、项目、基层、企业和群众,落实好行政审批、投融资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今年无锡出台了一系列贯穿“十三五”的产业政策。高亚光说,经信部门将对政策的实施进行梳理,听取企业反馈。对于获得感高、切实推动企业发展的政策要继续大力推进;对于门槛较高,难以使用的政策,考虑适当降低门槛;对于适用面不广,不能代表企业诉求的政策进行调整,切实加大政策扶持强度,确保效果。

  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要着力为市场主体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政策环境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市财政局局长高圣华表示,明年市财政部门将贯彻积极的财政政策,保障现代产业发展政策的精准实施以及市场经济发展的制度供给,为实体经济“输血”、“供血”。他特别指出,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成效,明年将把着力点聚焦在产业、企业、项目上。服务产业更专业,因业施策,聚焦重点产业方向和产业领域;抓企业更实在,因企施策,通过企业转型发展形成新结构;抓项目更有效,因地制宜,着力解决好项目从哪里来、项目在哪里落地、项目落户的关键要素是什么、项目如何发挥带动牵引作用,通过实施大项目,推动大产业,形成产业增量新动能。

  ■三个“重点”,提升发展质效【深入推进产业强市,要突出具有比较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领先优势的智能制造和具有特色优势的现代服务业这三个重点。把握好三个“重点”,凸显了无锡强化重质量重效益的导向。

  无锡经济发展已进入“质量效益追赶期”,评价发展不是盲目地看一时的数字、看一时的数量,而是要扎扎实实在培育先进生产力、培育增长新动能上下功夫,不断提高盈利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全要素生产力、提高潜在增长率。如此,经济才是真正的“强”。】

  今年的世界物联网博览会让世界再次“感知”无锡。面对报告中提出的“以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优先选项”,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新吴区委书记魏多觉得大有可为。“先发还要先至,新兴产业是资本进入的重要领域,在聚焦优势产业的创新之路上不能停顿”。明年高新区将持续以“四化”为引领,招引一批龙头型、基地型、旗舰型产业项目,培育一批主业突出、拥有核心技术的大企业大集团,发展一批竞争优势明显、资本运作能力较强的上市公司。同时加快鸿山物联网小镇、新安科创小镇、硕放航空小镇、梅村文化小镇建设,推动普洛斯环普产业园等“金巢工程”建设,形成园区板块与重点产业、重点项目有机融合。

  作为我市率先将智能制造作为创新驱动重要引擎的区域,惠山区去年专门制定了智能制造三年行动计划,全力推进智能制造创新示范区建设。惠山区委书记吴仲林向记者介绍,今年惠山已认定2家智能示范工厂和10多家智能示范车间,全年完成智能制造投资已超过10亿元。“明年是惠山区智能制造继续壮大的一年。”他表示,区经信、科技部门将选择一批有条件的企业开展智能工厂培育建设试点,推进工业机器人示范应用,加快建设智能生产线、智能车间和智能工厂,引导中小企业加快信息技术和智能物流、智能化管理在装备制造中的嵌入式应用,形成一批具备市场竞争力的拳头产品。

  “发展具有特色优势的现代服务业,宜兴有两大文章可做。”宜兴市委书记沈建说。旅游产业是第一大文章。宜兴具有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自然资源,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宜兴要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发展除农家乐以外的旅游新业态。一方面在管理体制、投资体制上加大创新力度,释放出更多的旅游发展空间,通过与央企合作、与大集团的合作,招引重大旅游项目落地,提升旅游产业对宜兴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另一方面,拿出两到三千亩土地,建3个“旅游特色小镇”,主题分别是紫砂陶瓷、生态养生、佛教文化,以企业为发展主体,实实在在把旅游小镇建设好。物流业是第二大文章。充分利用好宜兴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等,做大做强物流业。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