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技术性贸易措施工作会议在西宁召开。会议旨在进一步整合青海省技术性贸易措施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形成合力,共同保障青海外贸经济健康发展。
会上,国家质检总局标准与技术法规研究中心、青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青海省商务厅签署了技术性贸易措施合作备忘录,国家质检总局标准与技术法规研究中心、青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分别与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川工业园区管委会和海西州政府签署中国藏毯、中国枸杞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评议基地合作协议。青海检验检疫局作为青海省技术性贸易措施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及技术性贸易措施主要履职部门,不断开拓思路、创新方式,积极与国家质检总局标准与技术法规研究中心联系。
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张沁荣表示,作为直接承担国家技术性贸易措施工作法定职责的检验检疫部门,应当充分利用技术性贸易措施对国内市场的“倒逼”机制,进一步优化技术性贸易措施工作体制,积极服务于当前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国家质检总局将一如既往的支持青海开放型经济发展,助力青海外贸企业进一步提升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能力和成效,为安全、优质的青海出口产品消除不公正贸易壁垒。
青海省副省长、青海省技术性贸易措施工作委员会主任匡湧肯定了近年来青海省技术性贸易措施工作取得的新成绩。他指出,开放型经济在拉动青海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潜力巨大。青海省委、省政府对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决心很大,全省各界为此付出了辛勤的努力;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清醒地意识到,青海省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技术基础还比较薄弱,某些产品的技术话语权还掌握在别人手里,相关工作亟待加强。青海从加强标准制定与研究,积极完善青海省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密切跟踪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变化的新动向,提升企业积极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意识和能力、加强质量安全管理,提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三个方面对青海省下一步技术性贸易措施工作提出要求。
近年来,青海经济发展稳中有进,运行质量不断提高,2015年,青海省生产总值2417.05亿元,较2014年增长8.2%。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三驾马车”之一的对外贸易也逐年增长,2015年进出口总额119.86亿元,较2014年增长13.6%。在外贸经济不断增长的同时,无法忽视的是,青海是受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比较严重的地区,特别是发达国家针对农食畜产品和化工产品设置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对青海省的外贸发展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