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2016年金融科技发展趋势国际论坛在成都召开。会上,成都高新区宣布启动打造金融科技产业高地,将组建一支3亿元规模的金融科技专业创投基金为产业培育服务。
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陈洪涛在论坛上宣布成都高新区正式启动打造金融科技产业高地,这意味着成都高新区成为全国首个重点打造金融科技产业的国家级高新区。
据陈洪涛介绍,成都高新区目前已制定专门的建设规划并即将出台配套产业政策,列支专门预算,还将组建一支3亿元规模的金融科技专业创投基金为产业培育服务。下一步,成都高新区还将利用好建设自贸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等新的发展窗口期,加大在业态准入、金融创新、对外开放等方面获准先试先行。
在具体措施方面,成都高新区将围绕培育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和引进总部型金融机构等方向重点发力,打造Fintech(Finance Technology,即“金融+科技”,简称Fintech,)专业楼宇和产业联盟,利用试点政策红利构筑全国产业洼地,吸引全球的金融科技人才汇聚高新区。
“成都高新区发展金融科技也具有多个先发优势”,陈洪涛说,成都高新区具有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目前,成都高新区已聚集金融类机构750家,包括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160余家,股权投资、融资租赁、小额贷款公司等准金融机构近600家,这些机构将成为金融科技企业重要的合作项目来源。
据悉,成都高新区内的金融后台服务产业正逐渐成熟,区域内有多个大型金融机构数据中心,它们的后台服务机构具备向相关的金融科技发展的天然优势。此外,涉及金融科技的金融信息服务公司正逐渐壮大。目前已聚集金融信息服务公司28家,征信类机构7家,第三方支付类机构8家,“这类企业向金融科技转型的动力较强,使得成都高新区发展金融科技产业的基础得以不断夯实”。陈洪涛说。
“现在面临的是智能化资产管理和智能化财富管理1.5时代, 1.0时代做金融超市,而1.5时代额把金融产品有效的互联网化,实现动态化管理,未来将会面临更加智能化的财富管理时代。” 真融宝的吴雅楠博士认为,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未来每个人都能拥有个性化的资产组合,有智能化的投资顾问为个人提供专业化定制化的精准服务。
此次会议邀请了业内多名行业专家出席论坛,大家围绕区块链技术应用、智能资产配置与智能投顾、金融科技国际合作等主题展开观点分享,纷纷表达了对成都金融科技发展生态环境的认可。
当谈到金融科技发展生态环境,金融机构的内在转型动力也不可小觑,它们具有发展金融科技转型的巨大潜力。陈洪涛则表示,四川省内仅有的三家法人保险公司均在成都高新区办公,四川省内65%的融资租赁公司位于成都高新区内,成都高新区还有全国首批消费金融公司和四川省首批科技小贷公司,以及国资期货法人公司,探索向金融科技转型将成为它们提升竞争力的法宝。成都高新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基础雄厚,还将为金融科技创新提供了丰富的技术和人才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