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佛山职业教育再次引来全国瞩目。在12月1日举办的2016中国幸福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正式发布《2016年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报告:衡量生态投入与人类发展》。其中,佛山现代职教体系因推动经济发展成效显著,被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良好实践案例写入报告。
报告指出,佛山职业教育顺应产业发展需要,近年来成绩突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目前,佛山共有职业学校43所,在校生超12万;其中中职学校41所,含国家级示范性中职学校5所,国家级重点中职13所,省级重点中职12所; 就业率连续多年超96%;各类职业培训年培训量达35万人次。佛山职业学校已成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阵地,未来势必为佛山打造中国制造业创新中心提供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
政校行企多元联动
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一直被世界公认为其制造业长盛不衰的秘诀。而佛山的“现代学徒制”试点正是对德国“双元制”的本土化改革,对学生而言,教室和车间都是课堂,学校教师和技术师傅都是导师,学生在“工学交替”下完成学业。招工即招生,学生学徒双重身份,学生在获取全日制专科文凭后便直接成为正式企业员工。目前,佛山职业技术学院7个专业17个班500多人已通过校企合作实现“现代学徒制”培养。
入职不到一个月,毕业于陈村职校的中职生陈仁浩,已成为世界陶瓷机械行业巨头广东科达洁能股份有限公司里部分同期入职的本科毕业生的师傅,常教他们如何看图纸、装配电柜。
“通过现代学徒制培养出来的学生,具备行业需求的能力,并且能提前了解企业价值观以及最新技术,毕业后不仅能快速上岗,对企业的认同感也高。”科达洁能人力资源负责人介绍,从2014年至今,陈村职校已有90多名现代学徒试点班的学生毕业后成为科达员工,其中更有不少从事大件加工类岗位,月薪8000元以上。这正是陈村职校与广东科达联合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所起的良好效果。
在佛山,职校生的就业状况一直是“风景这边独好”。由于办学与产业紧密结合,佛山中职学校培养的学生供不应求,骨干、特色专业学生毕业两年后月薪能达到5000元以上。顺德梁銶琚职校数控专业毕业生,如机床和系统都能维修,月薪甚至达到8000~10000元。
这仅是佛山推进职教综合改革成效的一个缩影。目前佛山还积极开展中职、高职、应用本科衔接贯通高技能人才培养试点,让中职生可直升高职院校深造,高职生可通过“专插本”就读本科,建立起高技能人才培养“立交桥”。近年来,全市共有35%的中职生借此升入高职院校,根据我市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中职毕业生高职以上升学率还将提高到50%以上,高质量确保职校生“就业有路、升学有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