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加快旅游经济发展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6-08-10

  作为百姓关注的民生工程,金凤区将全力抓好棚户区改造和“生态美丽回乡”工程,力争年内植物园中心村、良田小城镇已开工工程达到主体封顶,装修工程施工基本完成;泾龙中心村已开工楼号实现主体封顶,解决好教育、就业、住房、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失地农民安置等,让百姓增收有门路、致富有措施、生活有保障、幸福有依靠。

  用改革创新激活发展潜力

  今年5月13日,金凤区在全市率先启动垃圾不落地暨清洁直运(试点)行动,事实上,垃圾不落地行动仅仅是2016年金凤区在城市发展各项改革创新的其中一项。

  让30项行政审批事项搭上“政务云”,改为备案管理,构建集实体政务大厅、网上办事大厅、移动客户端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电子政务平台;组建全区首个无人机环境卫生管理小分队,全面启动环卫PPP项目;采取“1+N”构建模式,组建5个民办幼儿园发展共同体,提升民办学前教育整体发展水平;运用“互联网+”打造金凤新华联广场“华美汇”创业平台、创富基地,为大学生、有志青年、下岗职工提供就业、创业、创富平台……

  金凤区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实行市场化服务外包、引入第三方考评机构、利用“互联网+”等改革,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对照走在前、做表率的要求,作为银川市城市发展的核心区,金凤区下半年将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将所有许可事项、服务事项再梳理、时限再缩短、流程再造,建成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行政审批系统”网上工作体系,让百姓足不出户便可办理业务;同时加快构建“大城管”管理格局,建立“2+X”联动执法管理模式,推进环卫PPP项目建设,形成集综合服务、综合管理、综合执法为一体的新格局。

  下半年,金凤区将深化金融改革,培育中阿金融、互联网金融等新型金融组织,确保“中阿基金产业园”早日产生集聚效应;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整合辖区所有医疗资源,让社会资本参与进来,增加医疗供给;加快阅海经济区规划编制,发挥阅海湾中央商务区对外开放核心载体作用,打造金融保险、WCA国际电子竞技联盟等新型产业平台;依托宁夏保税国际商品展销中心、CBD金融中心,打通网上丝绸之路,打造“金融+电子商务”多业态经营模式,探索进口直销、保税仓储物流、国际商品展销等新模式。

  一个区域的发展指数,已经越来越体现在改革上的效率与锐度。无论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体制机制创新,还是大力吸引企业参与,改革的“金凤样板”无不彰显出树立改革意识和确立改革思维的重要性。

  增量、减量、存量补齐升级转型短板

  第三产业增加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均位列全市第一,一二三产业比例调整为2:46:52,现代服务业已经撑起了区域经济的“半壁江山”。

  正值调结构、促转型的关键时期,完成各项任务、实现既定目标对于金凤区来说责任重大。为促产业转型,下半年金凤区选择了增量、减量、存量这一路径。

  针对现代服务业金凤区将着力培育增量,依托反梯度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电子竞技、物联网、云计算、动漫软件、通用航空等成长性好、发展潜力大、辐射带动力强的新经济、新业态;加快发展商贸服务业,推进铂尔曼大酒店、金凤新华联广场等“双十工程”,力促建发大阅城9月份开业运营;促进金融产业聚集发展,引进建信财产保险公司总部、新华人寿宁夏分公司、泰康人寿保险宁夏分公司和长安责任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等保险公司入驻全球汇主楼,打造全区最大的保险业集聚区;加快旅游经济发展,整合辖区阅海湾中央商务区、绿博园等旅游资源,借助WCA电竞大赛等重大节会平台和“六大商圈”,推进商旅融合发展。

  工业将着力增值减量,把稳定增长和供给侧改革有机结合,调轻工业比重,积极培育小牛冲印等成长型企业,做大做强高科技支柱企业,补齐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足的短板,形成高新工业产业集群发展优势。农业将着力优化存量,培育、引进现代农业经营主体(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等)和多元化农村服务主体(经合组织、农民经纪人等),提升标准化、专业化水平,打造特色品牌。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