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举行的市委四届九次全会提出,我市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到2020年初步建成西部创新中心。这既是社会各界的共同期盼,也是重庆未来发展的重大战略。
重庆建设西部创新中心是一项艰巨浩繁的系统工程,如何突破实施瓶颈?有哪些需要着力构建的指标?应市科委邀请,市生产力发展中心牵头组建了联合课题组,专题研究并提出建设西部创新中心的“重庆方案”。近日,重庆日报记者对课题组负责人进行了专访。
创新中心应具备五大功能
重庆日报记者:今年全市两会市政协的“一号提案”和全国两会住渝重庆政协委员的联名提案,都呼吁重庆建设西部创新中心。市委四届九次全会提出,我市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到2020年初步建成西部创新中心。西部创新中心的内涵是什么?需要具备哪些功能?
课题组负责人:我们认为创新中心应该具备五项主要功能,即资源集聚功能、科技研发功能、技术创新功能、产业驱动功能以及引领辐射功能。
因此,重庆若建成西部创新中心,应该成为西部地区各类创新平台集聚、各类创新人才汇集、各类创新活动活跃,创新要素集散通畅,科技成果转化高效,创新生态良好的区域,在西部地区创新活动中具有枢纽和辐射功能,在国家全面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具有西部先行者和引领者的作用。
建设西部创新中心,重庆需突破“四大瓶颈”
重庆日报记者:建设西部创新中心,你认为重庆有哪些基础,同时又需要突破哪些瓶颈?
课题组负责人:直辖以来,重庆创新活动趋于活跃,呈现出以企业为主,制造业为主,战略新兴产业发展领先的局面。
与此同时,重庆作为创新中心的功能还存在一些缺陷,集中体现在创新投入不足、创新平台不强、创新人才不多、创新成果转化率低。就创新主体人才而言,重庆科技人才队伍大而不强,科技领军人才总量偏少,使得创新中心的智力支撑严重乏力。除历史原因外,这与我市各类招商引资项目集中在生产能力上较多、成功引进研发机构较少有关系,这导致产能上去了、研发上不去,产能在重庆研发在外地的分离状态。 重庆建设西部创新中心的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