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构筑全域旅游大格局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6-12-01

  路不畅,无以赏名山;路不畅,无以得江海。

  发展全域旅游,交通是第一关键。便捷的交通能让游客采取多种出行方式满足需求。经济区除了龙洞堡机场外,还具备着其他便利的交通条件。

  经济区着力打造“三主两辅”的交通枢纽模式,通过机场、高铁站、客运东站、环城快铁和公路运输的相辅相成、无缝连接,构成了打造经济区的旅游“集散地”功能的核心要素。

  其中,龙洞堡机场作为双龙的核心区域,也是整个航空港经济的基础,如今的龙洞堡机场在完成二期扩建后,年旅客吞吐量达1550万人次,已经是西南地区重要的航空枢纽。贵阳机场三期工程预计2018年建成完工,建设完工后,贵阳机场将跻身4F级机场行列,年旅客吞吐量3200万人次至4000万人次,巨大的空中客流为整个双龙经济区的旅游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高铁贵阳东站是承接省内城际高铁、省内慢车等快旅慢游的关键。根据规划,城际高铁、省内慢车将全部在贵阳东站发车,年旅客运载量将达到5000万人次以上。

  而客运东站,为中西部地区客运大型枢纽,也是省内第一个规范的综合客运枢纽,位于西南环线、经济区的核心区域,设计日均发送旅客2万余人次。

  此外,近两年来,经济区还投资147亿元、总长度超过60公里的道路完成建设,超过72公里的多条市政道路正在快速建设中,“内外双环,四横八纵”骨架路网基本成型,与高速路网、环城快速路网无缝连接。

  当前,经济区正成为各地旅客来黔的落地首站,而双龙的交通大发展,便捷、高效、多式多样的出行选择,让经济区正逐步成为全省名副其实的旅游“始发站”。

  “当然,打造贵州旅游的集散地,不仅仅是在于交通,更要加强多彩贵州城片区的统一规划建设,搞好交通组织,完善公共服务和配套设施,做足互联互通、优势互补的文章,让游客在吃、住、行、游、购、娱等多方面方便快捷顺心,以优质的环境和服务汇聚更多人气、文气、财气。”经济区生态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旅游“风景眼”

  交通便利带来旅游的火热,是必然结果。

  “要把多彩贵州城打造成贵州旅游的第一站和最后一站。下了飞机,游客首先来到多彩贵州城,在这里领略了贵州的大概全貌后,再深入地去了解贵州各地的具体风俗人情、风光景物,最后在离开贵州的时候再回到多彩贵州城,这样就会对‘多彩贵州’这个旅游文化品牌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多彩贵州城相关负责人谈道。

  多彩贵州城是经济区乃至全省旅游的“风景眼”,关于如何开发建设好多彩贵州城,多彩贵州城相关负责人谈到,未来多彩贵州城将加强同多彩贵州文化创意园品牌资源整合,深入研究多彩贵州城下一步建设发展规划,进一步优化项目业态布局,加大项目招商、项目落地力度。

  一枝独秀不争暖,百花齐放才是春。当前,多彩贵州文化创意园、东方科幻谷、中央生态公园等经济区内的旅游景点,也将为经济区打造全域旅游大格局添砖加瓦。

  据多彩贵州文化创意园相关负责人介绍,文创园依托多彩贵州品牌,是省内第一个基于贵州文化优势和特色的文化创意孵化基地。围绕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展示、研究、交流和发展利用,建立自己的文化品牌,并对平台企业和相关产业链企业进行培育和孵化,既可以满足市民参与、学习的目的,又能够推动贵州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升级。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