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制造业“结构差”将提供市场机会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20-04-09

  当前,境外疫情呈加速扩散蔓延态势,世界经济贸易增长受到严重冲击,我国经济发展特别是产业链恢复面临新的挑战。外贸大省广东该如何应对?

  对此,广东省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省社科院原院长王珺表示,广东要充分利用率先复工复产的“时间差”和制造业占比较高的“结构差”,适应全球市场变化,调整产品结构,稳住复工复产的良好态势。同时要抓住“新基建”机遇,发挥大城市的消费引领作用,充分挖掘国内超大规模市场的内需潜力。

  市场占有率

  复工复产先人一步 供给端可打“时间差”

  当前国际疫情加剧,世界经济受到牵连,特别是全球供应链面临断裂风险,需求端也受到很大冲击,怎么看待这些影响?

  王珺:自3月以来,随着国外疫情扩散的加剧,国外的市场订单大幅度减少,需求急速下滑。面对这种影响,有人认为,全球产业链会发生转移。我不认为会大面积地发生。

  这是因为:第一,供应链跨地区转移是在地区和国家之间存在着成本差距的情况下发生的,现在的问题是需求端出现了问题。用解决供给端的办法解决不了订单不足的问题。

  第二,产业转移只能解决供给端的某个环节问题,而不能解决产业链供给链的系统性问题,而由于国际市场需求不足以及各国开工不足问题,某个环节成本降低,也不能使整个产业链有效运作,且产业转移成本很高。在这个情况下,产业转移是不划算的。

  第三,我国与许多国家存在着一个时间差,即当全球市场需求大幅度下滑时,我国疫情得到有效防控,复工复产持续向好,超大国内市场需求以及扩大内需的政策导向,带来了不断增长的市场机会,这对企业稳住国内产业链供应链增强了吸引力。

  第四,受疫情影响,一些产业链供应链在其他国家难以正常复工复产,一些可替代的中间产品以及零部件生产就需要寻找新的供应商,在我国率先复工复产以及产业配套相对完整的情况下,这无疑也给国内供应商提供了机会。当然,由于具体的行业、地区以及产业环节不同,所受到的影响也会有所差异。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