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打造创新型中心城市增添动力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7-06-16

  近日,从市委常委会议上获悉,根据市政府党组请示,市委决定将质量强市作为全市发展战略,以大力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为抓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个转变”的重要指示精神,国家和省关于质量发展系列部署和要求,强化质量创新,推动贵阳经济社会发展迈向“质量时代”,为以为引领打造创新型中心城市提供有力支撑。

  “建设质量强市和打造创新型中心城市目标一致、联系紧密,创新型中心城市需要高质量、高品质作为支撑和保障。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质量工作,此次将质量强市明确为市级战略,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质量工作新要求的重大举措,是适应贵阳转型升级发展新形势的必然要求,是满足市民群众对民生质量新需求的务实行动。”市委副书记、市长、市质量强市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刘文新说。

  在追求质量的路上,贵阳一直步履坚定。从2012年申报“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到2014年1月成功获批创建,从确立“品致良知,质求卓越”的城市质量精神到确立“质量强市”战略,从出台质量强市实施意见到编制实施“十三五”质量发展及其配套标准化发展、品牌发展专项规划,从在全省率先建立市长质量奖励制度、首席质量官制度、产品质量红黑榜制度到以为引领推进质量工作创新,贵阳始终扎实推进“质量强市”工作,砥砺前行,奋力赶超,全市质量总体水平迈上新台阶,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新提升。2016年,贵阳制造业合格率超过98%;农产品监测合格率达到99.5%;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提高至95.6%;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100%达标;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7.5%;全市拥有驰名商标22件,贵州省名牌211个;市民质量满意度达84.5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6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157.7亿元,同比增长11.7%,增速连续四年在全国省会城市位居第一。

  “推进、大生态与大质量深度融合,是贵阳市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的最大亮点。”市质量强市办主任、市质监局局长谭筑介绍道。

  作为国家综合试验区的核心区,贵阳市始终坚持质量创新、质量惠民,围绕提升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生态环境质量和经济运行质量,先后出台以为引领加快打造创新型中心城市的意见、加快推进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贵阳市标准建设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在全国率先编制实施《政府数据 数据分类分级指南》《政府数据 交易数据脱敏工作指南》等4项地方标准,推进数据政务工程、数据铁笼工程、产业升级工程等“十大工程”,打造质量云、食品安全云、林城交警、筑民生等一批“云服务”平台。

  “食品安全云”汇集农产品生产、食品加工、流通、餐饮等环节的检测监测数据,总量超过7000万条,为消费者时刻守护舌尖上的安全提供保障和支撑;

  “电梯监管平台”拓展建成集合“事前、事中、事后”为一体的监管平台,群众遇险可直接拨打12365呼叫救援,通过平台调度最近的应急救援队伍前往救援,2016年到达现场救援平均时间缩短为11.7分钟,比使用前缩短19.3%;

  “新经济指数分析平台”通过融合分析政府部门数据与社会经济活动数据,对、大健康、高新技术、固定资产投资、区县经济等进行监测、分析和预警,为政府提高经济宏观调控水平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

  在积极推进与大质量融合的同时,贵阳市抢抓贵州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重大机遇,加快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以实施品牌发展战略为抓手,突出贵阳生态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势产业,成功打造了一批绿色产品、绿色工程、绿色服务、绿色生态环境和绿色经济项目,老干妈风行天下,清镇黄粑、修文猕猴桃、开阳富硒茶等绿色农产品泉涌发展,益佰、神奇、德昌祥、同济堂等民族制药品牌走出国门,吉利整车制造、中铝退城进园等标志性项目加速产业转型升级进程,全国工程特种车辆及零配件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全国电子基础元器件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引领区域经济发展,贵阳北站、奥体中心等一批标志性工程获鲁班奖,贵阳国际生态会议中心荣膺LEED—NC白金级绿色建筑认证,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数博会享誉世界。

  接下来,贵阳市将积极践行五大新发展理念,深入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紧扣大扶贫、、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的实施,围绕打造创新型中心城市、努力实现百姓富与生态美的有机统一,重点从六个方面大力推进“质量强市”战略——

  以“大质量”为统领,创新质量发展工作机制。进一步强化大质量工作机制,深化质量审批制度改革和诚信体系建设,构建社会共治格局。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