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讯 翻开高密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成绩单”,呈现的是一个个跳跃的数字:五年来,全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011年112.7亿元,2012年139.4亿元,2013年172.8亿元,2014年200亿元,2015年230.1亿元,2016年上半年131.9亿元。数字的背后,是五年来全市现代服务业迅速发展的一段段“影像”。
高密市地处山东半岛东部,胶莱平原腹地,东与青岛市接壤,境内交通便利,铁路公路四通八达,是连接省会济南和山东半岛东部沿海地区的交通枢纽,可以说,发展现代服务业具有先天优势。正是看到了这一点,五年来,该市依托良好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以推进科学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为目标,以重大项目带动为抓手,大力发展文化旅游、物流、健康养老等现代服务业,着力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大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大提升,全市服务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现代物流业发展方兴未艾。五年来,高密市以打造国内知名物流基地为抓手,高效整合现有物流资源,截至目前,全市“A级”物流企业达到7家,数量居潍坊市第一,其中山东晟绮疏港国际有限公司为潍坊市第一家“5A”级物流企业。鼓励进行资产重组,组建大型专业物流企业,积极引进国内外大型物流企业。全市现有物流货运值过亿元的企业16家,注册物流企业46家,小型物流托运部62家。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完善城市配送体系,促进城市社区商店体系建设与完善。建设30000平方米以上超市5家,1000平方米以上超市32家,各类摊点群市场10处,城乡集贸市场112处。
健康养老业初步发展。五年来,全市建立健全社会化养老服务机制,大力发展健康产业,积极引导公立医院利用优质医疗资源组建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形成集医疗、康复、保健、养护于一体的健康产业链,推进健康产业发展,满足群众多层次需求。截至目前,全市公办养老机构13处、床位4271张;民办养老机构5处、床位840张;建成农村幸福院36处、床位960张;建成城市日间照料中心10处。当前建成床位总计6021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床位35张,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建立。通过养老服务政策的鼓动引导,全市居家养老信息平台初步构建、由政府建好管好敬老院、社会力量举办养老机构、社区兴办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建设幸福院的格局基本形成。
商贸业整体稳健发展。五年来,高密市积极完善商业网点规划,大力培育金孚隆向跨区域综合性商业集团发展,积极推进社区商业网点发展。大力推进餐饮住宿业发展,引进知名企业。积极培育挖掘老字号品牌,重点培育“邵铁匠”菜刀等省级和市级老字号。改造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健全农村日用消费品和农业生产资料供应网络,加快日用品农家店和农资农家店建设。培育青岛维客购物中心、金孚隆超市、中百超市、银座商城等为代表的现代流通企业,配套发展凤城大药房、中邮速递物流、“高农”农资等1100多家中小型物流连锁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