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走出去”企业视角看国际化人才培养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6-11-02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持续规划和推展,企业“走出去”开拓海外市场、拓展海外业务已经成为一股潮流。在我国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人才的国际化是最关键性的因素。在人、财、物等生产力组成要素中,人是最活跃的因素,人力资源是企业经营发展的第一资源,换言之,只有实现了人才国际化,企业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这也是企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战略意义。

  2016年10月27日下午,由北京基业长青管理咨询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一带一路’国际化人才培养高峰论坛暨基业长青新三板挂牌答谢会”在北京香格里拉大饭店隆重举行并取得圆满成功。

  论坛上,中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袁立先生“从‘走出去’企业视角看国际化人才培养”的主题分享最引人注目,受到与会嘉宾的一致好评。中土公司在“走出去”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袁立先生结合自己三十多年的工作经验,与大家分享了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心得体会,很多嘉宾表示分享内容干货满满,对自己公司的国际化人才梯队建设和国际化人才培养机制建立有很大启发。

  首先,对于什么是国际化人才,一直没有定论,袁立先生阐释了自己的理解:国际化人才是指那些能够适应国际交往和发展的需要,具有国际化视野,通晓国际惯例和规则,熟悉本专业的国际化知识,在全球化竞争中善于把握机遇和争取主动的高层次人才。他在发言中也使用了联想集团柳传志对国际化人才的定义——国际化人才就是能够创造国际化效益的人才,所谓国际化效益就是在企业国际化竞争中,能够发挥积极作用,为企业创造效益,包括为企业直接创造效益,也包括通过工作表现和个人魅力扩大企业对外影响力的间接效益。

  其次,袁立先生与大家分享了中土公司国际化人才梯队的建设,重点介绍了海外领军人才、市场开拓人才和项目经理三类人才的培养方案,并以中土公司实际项目为例,特别强调了商务英语在国际化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此外,袁立先生也指出,使用项目所在国的专业化人才,是国际性企业进入成熟阶段的必要手段和必然趋势。企业要想走向国际,成为国际性公司,就要“走出去”并“引进来”,注重发现和引入国际人才为我所用。

  最后,袁立先生认为除了具备基本的知识和能力之外,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国际化人才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素质:第一,要有远见和国际化视野,能够判断下一步发展方向、预测国际发展趋势;第二,要把握好战略目标;第三,要有合作共赢意识,第四,要有坚持与耐心,国际市场的开拓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追踪海外大型项目中更需要有韧劲有坚持不懈的毅力。

  如袁立先生所讲,做国际工程业务需要有足够的坚持与耐心,做好国际化人才培养也需要愚公移山的毅力和滴水石穿的坚韧,路漫漫其修远兮,相信基业长青定会不忘初心,脚踏实地,在国际化人才培养领域做出更大的成就。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