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铜铝冶炼及加工产品质检中心已投入使用,新增154个产品133个参数370个方法通过CMA资质认定;轴承产品质检中心已完成实验室环境建设,正在筹备申报国家级质检中心;省钢管质检中心基本建成……围绕质量提升,打造经济“升级版”,我市坚持以质量提升引领经济发展,如今已卓有成效。
“必须把质量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和关键性要素,深入实施质量强市战略,走出一条质量效益型的发展道路。”这是我市对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发展现状给出的诊断。我市是传统农业大市、新兴工业城市,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在山东省相对较低,产业结构不够合理,面临着扩总量和调结构的双重任务。“2015年初,市委、市政府综合考虑聊城发展实际,确定将质效优先作为全市工作的第一导向,实施质量强市战略,以质量提升引领转型升级,打造聊城经济‘升级版’。”市质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的“十三五”规划纲要也将建设中国北方高品质示范城市列为了五大城市定位之一。
——围绕发展,我市立足高端、巧借外部资源。与中国检验检疫学会、省质监局、山东检验检疫局、聊城大学联合搭建了五方合作平台,设立了合作五方联席会议制度,发挥各方优势共同助推聊城质量强市建设。
——围绕提升,我市全力以赴,后发先至。在检验检测技术平台建设上,我市起步最晚,“补课加赶超”的压力巨大,但通过全力以赴,加快推进,已取得明显成效。鲁西质检中心2014年初才开工建设,目前,已有3万平方米投入使用。
——围绕实效,我市坚持标准决定质量,标准引领质量。面对标准建设短板,我市建立了聊城标准资源中心,共享省标准化院125万条标准题录和60万件国内外标准文本资源,服务企业和社会标准信息需求。还与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省标准化研究院等机构合作,以“数据云”的方式,扩展省质量信用信息平台数据资源,加快建设聊城市质量中心,搭建质量信用平台,推进聊城宏观质量管理和质量信用体系建设。
去年底,国家质检总局正式批准我市筹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以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为抓手,我市全面推进标准、质量、品牌、信誉“四位一体”建设,努力把经济社会发展推向“质量时代”,这一年时间,全市工业经济已树立了“以质量引领发展”的新航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