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台企转型升级开创壮丽前程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6-09-26

  总投资10.5亿美元的敏实集团的首辆城市快递电动汽车已经下线,总投资10亿美元的臻鼎科技项目快速推进……随着一个个新项目投产达效,我市台资新高地建设捷报频传。

  作为台商投资集聚区,我市利用国家、省一系列引导扶持政策,全力推动台资企业转型,集聚转型新优势,探索升级新路径,为台资新高地建设注入不竭动力。

  富士康入驻,引来了达方等电子企业,成就了it产业;敏实来了,旗下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纷至沓来;实联化工落户,盐资源得到深度挖掘,盐化工行业如火如荼……近年来随着一大批台资新项目的落户投产,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我市台资高地建设的主要平台,正呈现出蓬勃的产业生机。

  转型升级成为必由之路

  新常态下,转型升级“上水平”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周毅表示:“我们当前处在产业集聚、特色化、高端化的发展阶段,要以创特色产业、错位产业为方向,利用固有产业特色,通过科技创新加速转型、提质、升级,形成完整产业链。”

  “台玻、富士康、膳魔师、敏实……台企排名靠前的领军企业大多来了,但这还不够!如何让淮安这块台资高地再上一层楼,转型升级是摆在面前的一条必由之路。”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说。

  因时而动,顺势而为。近年来,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积极推动台资企业转型升级,鼓励台企做大做优做强,全力加快台资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强协调联动,构建服务平台。加强与市台办、市发改委、市商务局等相关部门协调联动,共同研究制定推动台资企业转型升级的激励政策和工作措施,切实为台资企业提供政策指导、市场拓展、信息交流、科技帮扶、资金融通、人才引进等一系列服务,构建台资企业转型升级便捷、高效的服务平台,全面推进台资企业转型升级。鼓励研发投入,提升创新能力。因地制宜地针对台资企业的不同情况,通过政策指导、协助申请专项资金、部门联动服务等措施积极鼓励台资企业增加技术研发的资金和资源投入,通过“百名博士进百企”等活动引进高层次技术人才,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共建自主研发机构,进一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实现台企的转型升级。抓好自主品牌,提高产品档次。进一步完善全市创建自主出口品牌的工作机制和扶持品牌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强对台资企业创建自主出口品牌的培训与指导,增强企业品牌意识。积极引导台资企业通过科技创新、技术改造、创新品牌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提升传统出口商品质量水平,争取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明确招商定位,力促转型升级。坚持“量身定做”招商方案,积极举办和参加各类招商活动和经贸活动,着力引进创税型、科技型、节约环保型以及产业关联度大、技术含量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对台项目,推动高端产业链的形成,力争以点带面,促进现有台资企业的结构调整,实现整体的转型升级。加强沟通交流,引导用活政策。进一步加强与台资企业的沟通与交流,建立了定期沟通交流机制,帮助和引导台资企业全面学习、理解并用足用活相关政策措施,有力地加快台资企业转型升级的步伐。

  高效便捷助力转型升级

  在服务台资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用实实在在的高效便捷的发展环境为企业转型升级助上一臂之力。

  下午3点,淮安海关办公区,一片忙碌,企业的电子元件到达后,迅速通关、查验、放行。不到半小时,货物就进入了与海关一路之隔的综合保税区。下午4点整,仅仅1个小时,这批上午还在台湾的电子元件就上了企业的生产线。

  “一个小时,真是淮安速度!我们选择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重要原因就是这样的办事效率。”该企业负责人表示。

  “现在我们实行双班制,直到企业最后一批货物通关之后才可以下班。”淮安海关的工作人员说道。

  正是这样的“淮安速度”,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台商关注淮安、落户淮安,入驻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台资企业数量和投资总量在全国名列前茅。

  在“淮安速度”的驱动下,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既同步高速前行,也收获了更多投资者的青睐——达方电子带来了世界最大的软性电路板制造商嘉冠电子,膳魔师带来了台湾最大冲压机生产企业金丰机器,金丰机器又带来了一家鞋料行业大佬级企业。

  在硬软件不断升级的同时,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宜居环境也在不断提升。可喜的变化还有很多。布局合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精心设计、穿插自如的景观绿地,风采独特、功能各具的公共服务建设……在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这些都是一眼就能看到的。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