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德州经开区新引进过10亿元项目5个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7-03-02

近年来,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紧紧围绕“当好协同发展排头兵、建好德州发展示范区”总体目标,以“当好平台争先进、抓好协同谋发展、立好规矩强作风”为主线,突出全市产业孵化、产业示范“两个基地”建设,把“双招双引”作为生命线牢牢抓在手上,主动全面融入京津冀,2016年市级认定招商引资项目33个,到位资金54.43亿元,其中新引进过10亿元项目5个,过5亿元项目1个,过亿元项目24个。

配置轴心资源。一切工作围绕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展开,既做好引进项目、资金的“加法”,更做好引进技术、人才、先进理念及模式的“乘法”文章,把人财物力向“招引”一线倾斜。创新实行“1+2+N”工作推进机制,设立新能源、大健康、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现代服务、农副产品加工六个产业发展部,党工委班子成员兼任部长,各下设1个产业促进局和1个业务局,确定不多于3个协作部门,建好“统一战线”,打造“专门专人专业专注”、“扁平化、平台化、职业化、精准化”的“四专四化”产业组织体系。坚持督导考核一体化,制定完善《科学发展综合考评指标实施细则》,把引进资金、资源、智力等可见可用的实际成果作为考核奖惩的核心指标要素,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主动性。

明确功能定位。一是以研发检测转化为核心的产业孵化功能,打造全市产业孵化基地。2016年,新获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院士工作站、企业技术中心等认定数量全市最多,中元科技园二期竣工投用,成功引进中关村产业技术联盟德州工作部、清控启迪之星等一批科技研发转化和创新创业平台项目;国家万人计划、泰山产业领军人才等八类人才和团队的认定数量全市最多,被评为山东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二是以引进培育产业龙头企业为核心的产业示范功能,打造全市产业示范基地。北汽宝雅、越海光通信、博德生物、富士康“三创”中心、中电投热电冷三联供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加快推进,鑫星国际、鑫源国际等楼宇入驻企业507家,注册资本金4.72亿元,实现税收7200万元,形成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

创新工作方式。一是产业招商。坚持产业组织理念,实施全产业链条招商,高水平编制完成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和六大产业专项规划,形成开发区第一部完备的产业规划体系。以质量效益为中心,对“两符合两具有”(符合产业政策、符合产业发展方向,具有产业基础、具有质量和效益)的项目,大小兼收并蓄,提高产业发展集中度。二是企业招商。坚持以商招商、靠商选商,鼓励引导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参股控股等方式开展战略合作,完成技改投资87亿元,超出年度任务的34%;凯旺新能源与中车集团、奥冠与青岛华高、黄河商品交易市场与首建投等一批合作项目加快推进;新增上市辅导、新三板申请挂牌和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挂牌企业各1家。三是专业招商。发挥产业咨询机构作用,健全完善项目联合评审机制,组织第三方机构对项目进行实地认定,切实把好项目落地关、评价关。

强化要素保障。一是环境保障。大力营造优良的硬环境和软环境,为项目落地搭建坚实平台。注重诚信和法治环境建设,制定《加强诚信建设兑现涉企相关政策工作程序》,审核两批次符合兑现优惠政策企业20家、涉及资金1.16亿元,带动企业新增投入2亿元,目前已兑现8583万元。二是体制机制保障。深化提升“1+2+N”产业发展部实体运作机制,建好“统一战线”,凝聚强大合力。三是政策保障。构建完善“1+N”政策体系,制定出台了科技创新、技改股改、企业家队伍建设等一系列扶持政策,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