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书写新常态下经济工作新答卷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7-01-19

  在聊城市经济工作会议上获悉:2016年,聊城市预计实现生产总值增长7.4%左右;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87.5亿元,同口径增长8.6%;预计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8%和8.8%,增幅分别居全省第4位和第3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贷款余额分别突破3000亿元和2000亿元,增幅均居全省前列。

  据统计,2016年,聊城市获批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农业科技园区,助力该市“菜篮子”里面的绿色、有机瓜果和蔬菜更有保障。

  聊城是粮食主产区,2016年实现“十四连丰”,瓜菜菌总产达到1700多万吨,保持全省第一位,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省第一蔬菜大市。聊城市还推出“聊·胜一筹”区域品牌,叫响了“放心吃吧,聊城产的”宣传口号,将聊城产的瓜果蔬菜卖到了北京、上海、济南等地。

  伴随2016年一个个新项目的开工,聊城着力推进的113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55亿元,其中,投资84亿元的信源高纯铝、投资60亿元的三和工业园、投资60亿元的鲁西退城进园等大项目部分已经投产。全市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4%,增幅居全省第3位。

  记者在经济工作会上还了解到,备受广大市民关注的聊城机场选址基本完成;德商高速聊城至夏津段建成通车;4项104公里国省道改建、大修工程完工;农村公路建设三年会战全面打响,新改建农村公路1996公里;聊泰铁路、德郓高速、黄河大桥等项目前期工作顺利推进。与此同时,南水北调七个配套水库基本建成,累计完成投资55亿元,超过全省总投资的1/4。启动实施了彭楼灌区扩建工程。农田水利三年会战成效明显,共治理沟渠5142条——这些建设项目,让你我切身感受到变化就在身边,发展就在眼前。

  相对于道路、项目日新月的变化,广大市民感受最深的还是教育教学条件的改善。2016年,聊城市实施“名校办分校”战略,市区学校兼并、托管66所农村学校;解决“大班额”综合完成率超过省定任务7.5个百分点;“全面改薄”竣工率超过省定任务的23.7个百分点。这些变化,对每个孩子每个家庭来说,都发生在身边。

  在聊城市东昌府区斗虎屯镇闵庄村,该村的姐妹广场舞团队正准备将新排练的舞蹈通过网络展示出去。聊城市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建成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3936个,覆盖60%以上的村庄;聊城市城区居民向往的水城明珠剧场改造工程基本完工,与保利集团签订协议,从去年3月份开始,每年将为聊城人民举办50余场高水平的文艺演出。

  值得一提的是,贫困人口数量在全省排名第三的聊城,超额完成省定脱贫任务。聊成市推动1100多家企业参与扶贫,共发放扶贫贷款23.6亿元,18万贫困人口实现增收。

  发展的自信让聊城企业积极走出去,2016年预计完成进出口总额365亿元,同比增长15%,其中出口195亿元,同比增长21%,增幅分别居全省第3位和第1位。预计实际利用外资4.6亿元,同比增长26.6%。“海外聊城”建设持续发力。对外实际投资20.6亿元,同比增长105.8%,增幅居全省第6位。

  2017年加快转型升级

  2017年,聊城市将全力提振实体经济,着力加快转型升级。

  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以建设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和科技示范园区为抓手,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全面提升聊城农业效益。强化科技化支撑。以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8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为载体,每个县(市、区)新建或改建一处高标准的示范园区;加大农业对外开放力度,力争引进以色列等先进地区新品种、新技术20个;加强与中国农科院、中国农大、北林大等单位的对接交流,组织开展4批次“企业院校行”和“专家企业行”活动。

  突出产业化带动。积极发展农业龙头企业,新增年销售收入过2000万元的龙头企业30家;深入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实施“净菜进京”和“净菜入沪”工程,推动北京商委和上海商委在聊城建设10处高端蔬菜生产基地;推进农业与旅游、文化等产业深度融合,着力打造10个左右农业特色小镇。

  加快推进工业提档升级。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树立产业链条式发展的思路,切实做好“强链、延链、建链”三篇文章。

  强链,就是通过注入技术、创意、管理、资本、品牌等要素,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培植更具市场优势的特色产业。聊城大多数传统产业规模优势明显,但研发设计能力不足,自主品牌缺乏,科技含量较低。通过加快传统产业升级、强化科技支撑、大力推进质量强市、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进行强链。

  延链,就是查找补齐现有产业链条上的缺失环节,加快向高端、终端延伸,做强实力、做优配套、做大规模。从聊城的情况看,铜、铝及深加工和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产业已有一批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但存在产业链条短、关键环节缺失、本地配套不到位等问题。下一步,要围绕现有产业链条中缺失环节、高附加值产品,进行重点产业链的延伸、补缺,凸显集群效果优势。

  建链,就是选准潜力大、前景好的产业,通过围绕核心技术、培植骨干龙头企业、带动配套企业,建立起完整链条。重点是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善于“无中生有”。要紧盯新兴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做到从无到有、高点起步,引进培植新的产业。聊城传统产业基础比较好,如果认真谋划,发挥优势,能建立起新的产业链。东阿阿胶原来只是传统中药和保健品生产,近年来他们往上下游延伸,上游新发展了毛驴养殖、毛驴交易、毛驴屠宰三大产业;中游聚焦阿胶主业,做大补血、滋补、美容市场,培育多个品牌;下游发展中医药健康体验、工业观光旅游,培育壮大生物制药及养生旅游业,其中生物制药板块正在进行长效胰岛素、长效EPO(促红细胞生成素)、度拉糖肽(治疗糖尿病)三种新生物药的研发。今年东阿县将投入20亿元,建设阿胶全产业链产业园,项目全部建成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利税4.1亿元。

  另一方面,善于“老树发新枝”。依托现有骨干龙头企业,大力培育战略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比如,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铝合金、铜合金、钛合金和有机高分子材料。鲁西集团原来以化肥和基础化工为主,近年来向精细化工转型。通过新上项目,实现了快速膨胀。企业原来生产一氧化碳和氯气,他们谋划了3-4年,新上了聚碳酸酯项目,一期已顺利投产。聚碳酸酯是五大工程塑料之首,适用于汽车照明系统等,用途非常广泛,利税率也显著高于传统的化工产品,净利润在25%以上。二期工程正加快进度,确保年底前投产。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