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迈入“定制”人才时代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6-08-10

  提升职业教育的地位和水平,积极培育现代工匠,正成为我国当前的重点工作之一。宜昌的职业教育也由此迎来了发展、壮大的良好机遇。在我市打造十大千亿产业、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的重要战略背景下,高素质的职教毕业生,成了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优质资源。全市职业教育呈现出毕业生供不应求、职业学校竞相发展的喜人景象。如今,职教毕业生活跃在建设大宜昌的各个岗位,奉献着自己的技术与智慧,用汗水见证一座城市的崛起。

  来自宜昌市各主流媒体的10余名记者跟随市教育局职教科的同志,一起走访见证了宜昌职业教育的发展及为地方发展带来的丰硕成果。

  苦练内功

  职业教育焕发生机

  “装备精良”的实训基地,功能完备的多功能室、干净整洁的学生宿舍……从宜昌市职教园到宜昌市机电工程学校,再到宜都职教中心,记者一路走来,深切地感受到我市职业教育所焕发出的勃勃生机。

  在位于宜昌市职教园的三峡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导游微格、空乘模拟机舱、高尔夫训练场、烹饪实训室、茶艺室、钢琴房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近年来,该校以实施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为契机,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相协调的可持续内涵式发展道路,突显办学特色,办学实力和人才培养质量得到全面提升。为了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提升,该校在实训基地建设上狠下功夫。先后投资3000余万元,在校内建成40多个实训场所,并建立校外实训基地50多个,为专业教学和学生实训创造了一流的条件。

  宜都市职教中心以创建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学校为契机,坚持“高位推动、创建带动、全域联动”战略,秉承“德育为首、技能为主、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坚守“厚德、励志、尚技、笃行”的校训精神,围绕示范校“3+2”建设任务,明确建设目标,科学编制方案,规划了“产教融合、特色办学”的总体建设路径。

  随着各校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不断提升和发展。目前,我市已有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成功创建为湖北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宜昌市三峡中专等3所学校成功创建为湖北省示范中职学校,市机电工程学校、三峡技师学院、宜都市职教中心、秭归县职教中心、长阳职教中心5所学校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全市中职学校有省级重点专业31个,省级实训基地16个,省级品牌专业10个;高职学院有省级重点专业11个,省级品牌专业3个,省级实训基地9个。

  按岗培养

  实现学习就业无缝连接

  走进宜都市职教中心校园内的华中机械制造公司车间,工人们正在车床前加班赶制产品,这是该校探索的“校中厂”模式。据了解,学生在校期间,在师傅手把手的教导下,已生产出光学瞄具产品零件,远销加拿大和俄罗斯。据了解,为紧跟产业发展步伐,使教学围着企业技能型人才需求而“转”,宜都职教中心不断创新实训模式,探索无缝对接的“校企合作”方式。

  在宜昌市机电工程学校,记者了解到,近年来,该校先后与宜化集团等公司联办机电、电子、数控等专业,实行按需要开设专业、按岗位设计能力的培养模式。同时,还与车溪风景区等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实现高薪对口就业。这一系列加强校企合作的举措,不仅带来了企业和学校的双赢,而且也使得学生的就业之路越走越宽。到目前,宜昌市机电工程学校采取“前校后厂”、“引厂入校”、“进厂办班”等方式校企共建79个校内外实训基地,学生在校是“准员工”,走进企业就能迅速成为一名熟练的技术人员。

  据了解,近年来,我市职业教育抓好校企合作,深化资源整合。以行业、企业为依托,大力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深度对接,探索校企合作新途径,形成学校反映企业需求,企业介入学校教育,校企结合、双向互动的办学机制。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