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制造业存发展瓶颈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6-12-29

  在泉州,制造业的发展瓶颈同样存在。那么如何让泉州制造业走向大而强、智且优?业界提出了不少解决之策。

  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目前中国制造业最大的问题仍是大而不强,在智能制造领域存在许多薄弱环节,软件、控制系统、核心技术、关键部件等领域严重受制于人。而在泉州,这些制造业的发展瓶颈同样存在。那么如何让泉州制造业走向大而强、智且优?业界提出了不少解决之策。

  智造瓶颈仍存在

  记者走访发现,目前企业对智能制造普遍态度迷茫,一方面,相对于巨大的成本投入,企业对智能制造的效益预期并不明朗;另一方面,企业对如何向智能化转型也没有清晰的路径可以借鉴。

  也有业内人士指出,泉州的企业以中小民营企业为主,需要有大量资金支持才能向小型化、数字化方向发展,技术人才的缺乏也让不少企业举步维艰。在群峰机械董事长徐金山看来,随着制造业的成本上升,一些企业外迁越南、印度等国家。在可见的将来,这种情形会不断增多,且人力、环境、资源等成本仍有不断攀高的压力。

  泉州制造业存发展瓶颈 应对措施接踵而至

  对此,泉州华中科技大学智能制造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平江坦言,泉州制造业处于从机械化向自动化、数字化转变的发展过程中,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及不同规模企业间的网络化、信息化、自动化水平存在明显差距。他分析道,“目前制造业发展面临不少问题,例如难以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传统制造业的成本优势消失,招工难、专业化程度低,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难以保证,资源与能源消耗过大等。”

  在泉州市模具工业协会荣誉会长吴静瑜看来,泉州制造业智能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可从企业家、中高端人才、中高端装备等多方面进行分析。一是企业家受短期利益驱动,追求短平快,战略意识不强,中长期规划不足;技术层面品质意识不强,工业2.0基础薄弱;管理变革难以推动,管理基础较差。其次是中高端人才缺乏,高校培养的人才与市场脱节,协同能力不足。最后是中高端装备缺乏,第三方机构专业度不够。”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