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东莞住宅市场成交冷淡,即使进入“金九银十”也难以起色。为了加快回笼资金速度,房企对商铺等非住宅产品进行促销,商铺成交量环比出现明显上涨。
近几年来,东莞商品消费市场发展迅速,推动商业市场发展,同时拉动其他消费由满足基本需求向享受型转变。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截至去年底,东莞已有城市综合体项目21家,未来非住宅市场竞争仍然十分激烈。
三季度商铺成交环比上涨16%
写字楼成交创近两年新低
据东莞中原战略研究中心监测数据统计显示,2018年三季度东莞商铺成交16.22万平方米,环比上升16%。主要原因是尾盘项目推货增多,加上商铺不受楼市调控政策影响,部分品牌房企加大商铺促销力度,从而促进商铺成交量明显增长。但与此同时,写字楼产品在第三季度断供,成交量创下两年新低。据东莞中原战略研究中心监测数据统计显示,2018年第三季度东莞写字楼供应意外断供,随着前期城区多个写字楼集中入市,消化基本完毕,东莞写字楼成交量持续回落,第三季度仅成交5.03万平方米,创近两年新低。
竞争与机会并存
至去年综合体项目已达21家
从整体市场来看,与住宅市场相比,非住宅市场的竞争仍然十分激烈。记者由东莞市统计局发布的《改革开放40年东莞消费品市场发展情况》了解到,截至2017年底,东莞城市综合体项目已达到21家,占全省数量的13.5%。
据了解,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东莞专业市场开始成型,以虎门富民服装城为代表的专业市场逐渐出现在市内各镇街。市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末,全市共有集贸市场、专业市场650个,比1978年增长17.6倍,其中亿元交易市场已达49个,比2008年增加36个,摊位数3.62万个,比2008年增加2.51万个,全年实现商品成交额1116.77亿元,比2008年增长6.1倍,年均增长24.4%。
与此同时,随着商业市场的发展,城市商业综合体异军突起。2017年末,东莞符合统计标准的城市商业综合体共21家,占全省数量的13.5%,总客流量1.38亿人次,商户数共计2913个,从业人员2.48万人,营业面积104.39万平方米,占全部可出租(使用)面积的74.5%,全年实现销售额(营业额)69.88亿元,比上年增长25.7%。城市商业综合体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丰富了消费品市场,为消费升级提供了有效支撑。
住房需求增加带动消费品市场中相关商品销售升温
同时,住房热销带动相关商品销售走俏。购买住房、改善居住条件,已成为很多居民生活的重要目标,住房消费也日益升温。2017年,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799.46万平方米,销售额达到1349.22亿元,比2004年增长21.8倍,年均增长27.2%。住房需求的增加带动了消费品市场中相关商品销售升温。限上单位建筑及装潢类、家用电器类和家具类商品实现零售额比2001年分别增长126.3倍、32.9倍和23.0倍。
此外,市统计局数据显示,汽车成消费升级成主打商品。2017年,限上单位汽车类商品实现零售额620.23亿元,比2001年增长112.8倍,年均增长34.4%,高于同一时期限上零售额年均增速8.7个百分点。截至同年底,全市汽车保有量已超过250万辆,达262.76万辆,是2001年的14.3倍,超越广州,在全省排第2位,仅次于深圳。
猎头公司咨询热线:400-067-9767
个人高薪职位查询请登录:www.aimsen.com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埃摩森猎头视野:aimsen-shiy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