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为济南引进人才支招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6-10-11

  济南正处于“打造四个中心,建设现代泉城”的“蝶变”时期,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渴求人才,济南也拿出了一系列措施,全方位引人才。26日,济南市政协十三届二十六次常委会议上,专家和委员对济南引进人才和留住人才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供需失衡

  高层次人才主要 去了机关事业单位

  作为有着灵秀之气的泉城和山东的省会,济南对人才有着自己的独特吸引力,再加上济南这些年在引进人才方面进行的努力,目前济南人才总量超过140万人,其中两院院士、国务院特贴专家等各类高层次人才已达1.2万余人,并且连续五年被评为“全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

  这么多的人才,已经成为济南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但是在参会的专家和委员看来,济南的引才工作还有不少可以提升的地方。

  “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适应济南创新发展、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高层次拔尖人才相对不足;人才分布也欠合理,许多高学历、高职称的人才主要集中在机关事业单位。”济南市政协常委、市工商联主席、济南圣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唐一林认为,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高层次人才缺口较大。人才供需失衡,民营企业在这一点上表现尤为突出,影响了企业的创新活力和发展后劲。

  解决这一问题有很多可以尝试的方法。“要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人才引进、培养激励机制。”济南市政协常委、民革济南市委副主委、山东省城建工程集团公司总建筑师王东晨表示,政府层面的人才政策在关键领域和关键技术点上可以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但政府不可能有足够大的财力,从面上解决所有企业的人才引进问题。所以,必须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引导企业在人才引进和培养上形成自己成熟稳定的激励机制。

  重引轻用

  看成绩多找问题少 这类情况普遍存在

  把人才引进济南,可不是光为了好看,更重要的是要为济南的发展起到切实作用。但在济南市政协社会文教(法制)委员会特邀委员、济南市行政学院原教育长、市委党校三级教授王济萍看来,虽然济南市关于人才工作的措施不少,但到了基层和用人单位,有些还是不瘟不火,用人主体缺乏动力。“重引进、轻使用”,片面强调人才的输入量和占有量,人才“花瓶化”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对人才工作也普遍存在看成绩多、找问题少的情况。

  济南市政协委员、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寇梅认为,在人才使用方面,需要舍得放手,让人才“流”而不“留”,不图引才的数量和虚名,注重人才的质量和效益,一切以人才创造价值的多少、实现成果转化的效益论英雄,践行“人才不为我所有,但为我所用”的要求。

  “目标导向从追求数量向注重质量转变”,济南市政协常委、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社局局长王拥华表示,济南培养人才、引进人才、开发人才,归根结底是为了用好人才。推进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创新,需要进一步树立以用为本的理念,更加注重提升人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坚持和把握好与产业的契合度,将人才本身的能力禀赋和专业领域,与“四个中心”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与济南市重点产业、重点行业发展相匹配、相协调,增强人才引进的针对性、实用性。

  留住人才

  创造好的发展环境

  满足差异化需求

  济南市政协常委、山东辰静律师事务所主任陈静福在发言时引用了一个福特爱“才”的故事。为邀请一位叫坦因曼斯的人加入福特,福特不惜买下一个公司。而坦因曼斯不肯跳槽的原因是公司对他很好,好到让他不忍忘恩负义。“如果济南市能打造有高度、有深度,更有‘温度’的人才发展环境,让企业家人才在这个城市有归属感,有成就感,生活工作舒心、舒适,我相信,我们肯定能实现人才引得进、用得好,还能留得住的目标。”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