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讲好新时代北京人才故事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21-11-29

  蔡书记的话,让我想起201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的黄旭华的感人事迹:为了我国的核潜艇事业,1957年至1986年,30年间,黄旭华与家人亲友彻底断绝了联系。他的兄弟姐妹埋怨他是“不孝子”;他的父亲直到去世都没再见到他,也不知道他在做什么;他的母亲从63岁盼到93岁才盼来团圆;他从外地回家,女儿问他:“爸爸,你到家里出差了?”......他说:“当祖国需要我冲锋陷阵的时候,我就一次流光自己的血;当祖国需要我一滴一滴地流血的时候,我就一滴一滴地流。”为祖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党和国家永远不会忘记——2017年11月17日,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请老人坐在自己身边的暖心举动,感动了全国人民,同时也让大家记住了黄旭华这个名字。

  丹麦谚语说:好榜样就像把许多人召集到教堂去的钟声一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讲好黄旭华们的故事,讲好新时代北京优秀人才的故事,不仅能在全市人才队伍中营造无私奉献、勇于创新、矢志报国的良好氛围,还能感染、影响、激励更多各行各业的人才,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建功立业。

  2017年,黄大年先进事迹播发后,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后,吉林省迅速部署宣传黄大年先进事迹,从吉林到陕西,从上海到南京....黄大年先进事迹报告会一场又一场,感染和激励着无数青年学子、无数人才!从北京来看,自2000年设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以来,共有35位科学家获此殊荣,其中23位来自北京地区。而今年获奖的北京科学家中,既有捧回了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顾诵芬和王大中,也有北京大学教授刘若川和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陈云霁两位“80后”科学家,以第一完成人的身份获奖,充分展现了青年科学家的创新活力。加大宣传力度,讲好新时代北京人才故事,就要像吉林那样,迅捷行动,狠抓落实,采取组织专门报告会、举办专题演出等各种形式,积极宣传这些优秀人才的先进事迹,从而在北京广大人才队伍中营造积极向上、立志报国的良好氛围,开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