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建设中德国际产业园 打造两国合作典范园区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9-12-23

  “知音故里”人杰地灵

  武汉市蔡甸区地处该市西大门,是长江经济带和汉江生态经济带的关键节点。当地生态资源丰富、环境优美,拥有“江汉平原第一峰”——九真山、“江汉平原佛教圣地”——嵩阳山两大国家级森林公园,以及沉湖国际重要湿地、后官湖国家湿地公园等生态绿肺,是湖北省省级生态区。

  同时,蔡甸人杰地灵,曾是“高山流水遇知音”文化故事传说的发源地和知音文化之根。坐落在马鞍山南麓凤凰咀上的钟子期坟墓修葺一新,与周边环境浑然天成。

  据武汉市蔡甸区官员介绍,今年9月,德国总理默克尔访问武汉,德国政府商议建设武汉中德国际产业园。11月7日,武汉·德国知名企业恳谈会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召开,确定在“知音故里”——武汉蔡甸区建设武汉中德国际产业园,以此打造中德合作典范园区。11月中旬,武汉—德国经贸合作推介会在慕尼黑隆重举行,200余名中德政府官员、企业家代表共同探讨武汉与德国企业合作的新机遇,加速中德之间产业合作。

  开启中德合作新篇

  武汉中德国际产业园选址区域位于蔡甸经济开发区,园区规划占地面积约5平方公里。其中,起步区2平方公里,拓展区3平方公里。目前,该园区拟由德国招标知名建筑设计公司或设计大师打造,以德国设计理念、优先采用德国品牌相关建筑材料建设德国中小企业孵化器和标准厂房,方便德资企业快速落地。

  该产业园重点聚焦新能源汽车及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制造、电子信息技术、现代物流等产业,规划建设集研发、设计、生产、服务于一体的先进制造业集聚区,打造中德两国经贸合作交流的展示窗口、国际先进制造业发展示范区。

  其中,重点将引进德国新能源汽车整车研发、生产企业;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动力系统等关键零部件企业;汽车智能网联设备制造和应用软件研发企业;高端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生产、精密模具制造企业;邀请德国人工智能研究机构设立分中心,联合打造中德数字经济研发平台;引进德资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及跨境电商企业设立公司;利用5G商用带来的市场机遇,积极探讨与德国企业在数字经济方面的合作;联合打造中德数字经济研究发展平台,适时举办企业高峰论坛。

  目前,武汉中德国际产业园制定了3年行动计划:2020年,完成中德国际产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尤其是德国企业之家规划设计,完成起步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启动德国中小企业孵化器和德国企业标准厂房建设;2021年,联合成立中德产业发展基金,德国企业之家初显形象,建成德国中小企业孵化器,签约入驻一批德资企业;2022年,德国企业之家投入运营,中德国际产业园初显形象。

  园区建设优势明显

  中德国际产业园落户蔡甸,具有十分明显的比较优势。

  一是区位优越,交通便捷通达全球。从园区出发5分钟可上中国陆路交通主动脉,30分钟可到直达德国的汉欧铁路班列起始站,40分钟可达武汉天河国际机场,50分钟可达武汉三大高铁站和长江国际货运中心。

  二是企业扎堆聚集,产业链分工协作需求旺盛。产业园半径20公里范围内,分布着德国、美国、日本等10多个国家的1000多家从事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新材料、机械加工、家用电器、智能制造、现代物流等行业的优质企业,建有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武汉)测试示范区等。

  三是国际企业关注度高。默克尔总理参访的伟巴斯特武汉公司就建在该产业园内。今年前9个月,产业园选址区域已先后落户博格华纳、佛吉亚、电装、牧野、库博等10多家国际知名外资企业。

  四是生产生活要素齐备。产业园20公里半径范围内有五星级酒店3处,三甲国际医院3家,国际知名商业综合体2个,国际学校2所;有服务企业人士休闲运动的欧洲特色小镇花博汇和110公里环后官湖郊野绿道等。

  五是营商环境优良,服务企业高效。武汉正在打造中国中部地区营商环境最优城市,德国企业伟巴斯特落户蔡甸,300天内就实现了从开工到建成运营。

  六是政府亲商重商。武汉市成立了中德国际产业园推进工作领导小组,高位推动产业园建设。市、区两级正在研究制定专项优惠支持政策,着力打造德国企业“开放高地”。

  为推进武汉中德国际产业园建设,武汉-德国经贸合作推介会11月11日在德国慕尼黑隆重举行。本次推介会上,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德国互联网之父维纳·措恩教授,海瑞克集团主席马丁·海瑞克先生,德国总理府经济顾问智囊团成员隆恩教授,欧洲中小企业联合会被聘为武汉中德国际产业园顾问。12个高质量经贸合作项目成功签约,涉及智能制造、汽车零部件、消费品直采等领域,进一步深化了武汉与德国的经贸合作。

  中德合作前景广阔

  “中德在武汉进行产业合作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和前景。”武汉市社会科学院专家指出,武汉与德国交往历史源远流长。1888年德国在汉口设立领事馆。张之洞督鄂期间,购买力大量德国设备,聘请了大量德国军事教官、采矿工程师,1903年西门子成为首家进驻武汉的外资企业,医疗、教育、文化等领域合作成果丰硕。

  特别是1984年,武汉市聘请了来自德国的格里希担任该市柴油机厂厂长,成为改革开放后中国国企聘请的首位“洋厂长”,并于2018年获得中国改革友谊奖。

  目前,德国在武汉投资企业97家,总投资13.64亿美元,包括西门子、戴姆勒、安联、巴斯夫、海瑞克、英飞凌、德国工业联合会等。2018年,武汉与德国的贸易总额达12.7亿美元,增长47.1%。德国杜伊斯堡市和不来梅州先后分别与武汉结为了国际友好城市和国际友好交流城市。

  武汉市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德国际产业园落户蔡甸只是近年来武汉与欧洲合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市凭借良好的地理区位、产业基础、科教人才、投资环境、自然生态等优势,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外国政要和企业的关注,法国、英国、德国等欧洲国家政要相继来访。

  此前落户蔡甸的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是两国政府间最大合作项目,旨在打造一座中法合作之城、低碳示范之城、产业创新之城、生态宜居之城,至今已吸引30多个项目入驻,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正在稳步推进。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