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发展优势产业为主导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习近平总书记为河南发展把脉问诊提出的一项要求。全国两会上,驻豫全国人大代表们发现,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方面的表述就有十多处。如何发挥好现有条件和优势,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成为代表们热议的话题。
装备制造业始终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与技术水平的重要体现。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到,要推动装备制造业向中高端发展。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已经形成门类齐全、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产业体系,发展明显加快,但大而不强、全而不精也是不争的事实。通过到西门子、东芝等国际一流企业参观、调研和交流,我深切体会到我国制造业与国外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科技创新不足、原创能力薄弱、工匠大师缺乏、可靠性较低、中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品不足等方面,这些均成为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的瓶颈。
要改变这种局面,培养和引进创新人才至为重要。平高集团的科技研发团队,平均年龄只有28岁,但研发出的30多项新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10多项产品和技术成为世界的领跑者,为世界特超高压交直流输电线路提供了40%以上的设备,扭转了外国公司靠垄断获取高额利润的局面,累计为国家节省投资数百亿元。
推进企业科技创新,做大做强做优装备制造业,就要继续弘扬工匠精神,完善人才培养选拔激励制度,为提升制造水平及品质提供人才保障。同时,要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重点培育壮大一批能够支撑和带动科技实力的装备制造业。
我国农业和食品产业的品牌影响力、规模都还偏小,与大国地位不太相称。中国有着巨大的市场、众多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国,需要发展一批世界级的农业和食品企业。河南是农业大省、劳动力大省、原材料大省,地理位置优越,物流成本较低,具有诞生世界级企业的先天优势,目前也形成了一批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比如双汇、三全、思念、华英、众品、雏鹰牧业、十三香、好想你等,很多已经是世界知名品牌。虽然从品牌数量、体量、产量、收益等方面看,我们的企业在全国是最好的,但着眼于消费升级的趋势,要完成从“国人粮仓”到“国人厨房”、进而到“世界餐桌”的历史使命,我们的规模和力量还不足。
建议在税收筹划、融资安排、企业上市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政策和宽松的环境,有计划、有步骤地培育世界级农业集团和食品集团,使我们的食品工业真正实现大而强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