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宣战北上广 誓留住百万人才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7-05-15

  武汉求才若渴的声音,北上广深的朋友们听到了吗?

  种种迹象显示,武汉正在开启一场前所未有的人才争夺战,请看这几个动向:

  2017年2月,武汉正式提出力争5年内将100万大学生留在武汉。

  2017年3月,武汉推出专项政策解决留汉大学生住房难问题,宣布大学生在读期间,可以个人名义缴存公积金。一个月后,武汉、成都、长沙、合肥、南昌等5省会城市在武汉召开联席会,就自由职业者和在校大学生自愿缴存使用公积金等议题达成合作行动计划。

  2017年4月,武汉正式成立“招才局”,将招才引智列为“一把手工程”,并聘请陈东升、雷军等16名知名企业家为“招才顾问”和“招才大使”。

  2017年4月,武汉大力放宽大学生落户条件:毕业3年内的普通高校大学生,凭毕业证即可申请登记为武汉常住户口;毕业超过3年的大学生,只要在武汉有合法稳定住所,与就业单位签订了就业合同、缴纳了社会保险,就可申请落户武汉。

  01

  5年之内留住100万大学生,这是来自武汉的最强音。100万是什么概念?分别相当于旧金山与西雅图全市人口的1.5倍、1.2倍。

  也就是说,五年之后,武汉有望在人才规模上再造一个旧金山都不止。武汉对大学生毕业生的拳拳之心,毫不掩饰。

  留住100万大学生,可谓戳中了武汉的痛点。长期以来,武汉都是我国的人才输出大市,桃李满天下,却为他人做嫁衣。

  这座城市拥有79所大学、130万在校大学生,数量居世界第一(也有统计口径认为广州超过武汉),但这座“人才生产大市”就是留不住人才。

  以2014年的数据为例,武汉市在该年的应届毕业生达到30万,但只有10万留在武汉就业,其他2/3基本上都流向沿海地区。

  这些流失的人才都去了哪里?蚂蚁金服在2015年做过一个很有针对性的报告——《大学生就业流向报告》,在这份报告里,武汉的人才流失现象令人震惊。

  报告显示,在前五大热门的跨省就业迁移路线中,分别分别是武汉到深圳(第一),武汉到北京(第二),长沙到深圳(第四),武汉到广州(第五),哈尔滨到北京(第五)。前五名中,武汉出现了三次,而且均是人才流出方!

  “武汉到深圳”成为中国最热门的大学生跨省求职路线,毫不奇怪。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如果不是武汉源源不断的人才供应,今天深圳的辉煌会大打折扣。

  以深圳最成功的科技公司华为为例,该公司相当比例的员工以及多个高管都来自武汉的华科大,在知乎上有人问“华科对华为的影响有多大?”,论坛上有人说“华科是华为的娘家、华为是华科的东家”。

  过去30年,深圳的辉煌,武汉的失落,说明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道理,那就是留住人才比生产人才更重要,这大概也是武汉痛定思痛之后决定实施百万大学生留汉计划的动力。

  武汉的这一计划既是对自己的要求,也可以视为对北上广深的一次隔空喊话。

  过去30年,武汉的基础设施水平、政策支持都与沿海地区存在较大差距,今时不同往日,经过最近十年的跨越式发展,武汉的基础设施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城市的居住品质有了明显的改善,武汉在吸引人才上是有一定底气的。

  除此之外,武汉还遇到了一个非常好的外部条件,那就是北上广深的房价这两年暴涨,导致这些地区人才外流的动力空前强大。

  安居与乐业不可分割,只能乐业不可安居的北上广深,对广大的90后、00后阶层已经关上了机遇之门,他们对北上广深的情结远不像80、70后那么坚定,他们见多识广,对大城市的利与弊认识的更为深刻……这都是武汉的机遇。

  武汉

  02

  当然,五年之内留住100万大学生,平均到每年就是20万,武汉目前每年有10万毕业生留汉,这需要每年新增10万,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但武汉是有筹码的。

  在这方面,武汉可以立志成为中国的休斯顿。据研究,最近20年美国的人口流动出现新迹象,东部的纽约与西部的加州在人口增长上表现平平,南部的得州成为人口增长表现最好的州,越来越多的纽约人和加州人选择到德州居住,该州最大城市休斯顿也趁机超越芝加哥成为全美第三大城市。

  德州的地理位置不如纽约,气候条件不如加州,靠什么在人才争夺战上动摇了纽约与加州的地位?最大秘诀是税收优惠与低房价。

  德州是共和党的大本营,向来秉持低税率政策,平均税负远低于加州和纽约,不仅如此,德州不像纽约和加州那样严格控制土地供应,在这里建造房屋比后者容易得多,其房价也远低于纽约和加州。在房价面前,美国人比中国人更务实,他们的流动性和机动性更强,哪里的成本低就涌向哪里,这也是德州走红的重要原因。

  德州在人口战略上的成功说明,在基础设施日渐均衡化的今天,成本非常的重要,特别是居住成本。

  目前,武汉的房价和北上广深以及南京、杭州等东部城市比起来,还有很大的洼地效应,这是武汉的机遇,却是北上广深的压力。纽约和洛杉矶的吸引力会下降,北上广深们为什么不会?

  03

  在这方面,深圳的危机感最强,这座经济至上的城市在高等教育上的短板实在太多。过去一年,深圳与北大、清华、武大、中大等多所名校达成合作,计划在深圳设立分校区,但发展高等教育不像招商引资那样可以立竿见影。

  它实在需要历史的沉淀,年轻的深圳想追上老牌城市,不是那么容易。例如,深圳计划到2025年建成20所大学、拥有全日制在校生20万,这个数字只相当于今天武汉每年应届毕业生的2/3。

  在这个意义上,武汉的百万大学生留汉计划如果成功,就等于在给深圳这样的城市“断奶”,在“人才红利”上睡大觉的深圳准备好这一挑战了吗?

  我曾经说过,武汉这座城市最牛逼的基础设施,不是长江,不是高铁,不是机场,而是拥有100多万在校大学生,这为武汉提供源源不断的高质量人力资源,就看武汉能不能留住。

  武汉领先郑州、长沙、合肥等竞争对手的最大筹码,不是高铁枢纽地位,也不是副省级行政地位,而是这100多万在校大学生。

  新经济浪潮下的城市战争,其核心战场不再是大港口、大机场等硬件基础设施,而在更高技术含量的人才争夺战上。

  武汉这个时候喊出留住百万大学生,是对自己核心优势的深刻理解,也是对时与势的准确把握。作为一个湖北人,我希望武汉赢一次。

  来源:城市战争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