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21-07-01

  “此前在工厂里做事,2019年跟着老乡当月嫂,从基础护理开始,学习了各项技能,如母婴护理、月子餐等,现在工资多起来了,日子更有盼头了。”深圳市妈妈来了家政服务公司的月嫂张艳青说。

  随着技能培训工作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张艳青”们得以掌握一技之长,着手实现自己美好生活的愿望。群众实现高质量就业的背后,正是深圳人社系统不断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聚焦“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结出的硕果。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下称“深圳人社局”)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多措并举组织各类学习活动,把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检验成效的“试金石”,突出民生导向,办好为民实事,持续为深圳人社高质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增添生动注脚,以为群众办实事的实际效果检验初心、践行使命。

  ●撰文:李定

  绘就“就业图” 让生活更美好

  就业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南粤家政”“广东技工”“粤菜师傅”三项工程、“逐梦杯”大学生创业大赛、高校专场招聘会……深圳人社正以“小切口”推动解决就业“大问题”,让党史学习教育落地为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

  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强化就业优先和创业帮扶,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深圳人社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就业工作重中之重,千方百计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今年4月,2021深圳“逐梦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正式启动,大赛将港澳籍大学生纳入参赛人员范围,奖金+贷款+服务全方位助力大学生创业,激发大学生创业热情。

  深圳然益生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张子萌是2020年“逐梦杯”的优秀奖获得者,他认为大赛给了大学生创业者很好的展示平台。“除了大赛奖金,我还申请享受两项创业补贴,2020年12月还成功获得50万元的全额贴息创业担保贷款,解决了企业的启动资金问题。”

  除搭建赛事平台外,深圳还对创业人员出台了一系列创业扶持措施,包括创业社保补贴、初创企业补贴、创业带动就业补贴、创业场租补贴、免费创业导师服务等。

  针对创业者普遍存在的资金短缺问题,深圳已从去年6月开始实施新一轮创业担保贷款政策,降低贷款申请门槛,取消申请人员身份类别限制,贷款对象扩大至所有在深创业人员,预计全年发放贷款额将超过20亿元。此外,2021年已发放毕业生就业补贴12209.1万元,中小微企业一次性招用补贴467.7万元,小微企业社保补贴367.46万元。

  除了有政策支撑,还有实实在在的技能培训,共同为高质量就业插上翅膀。

  线上线下培训相结合,深圳人社创新开展公益性职业技能培训。围绕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优势传统产业等重点行业和社会民生重点领域需求量大或市场紧缺的职业(工种),开展人工智能、粤菜师傅、家政服务等11类公益性培训。据悉,累计培训1万人,其中重点项目9500人,重点群体500人。

  做好“人才泵” 让发展更有保障

  人才是第一资源。为了做好做强“人才泵”,发挥人才的“引聚育用”,深圳人社着力在引才、用才、留才上下功夫,强化人才保障,打通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推动高质量发展。

  突出政策引领,让人才“引得进”。加大对高精尖缺人才引进力度,助力深圳市打造优良“人才生态”,增强全球引才“磁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明确提出,要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引才用才制度,多次提到依靠市场主体进行人才认定、建立香港专业人士认可机制、试点港澳专业人才就业等内容,正是表明深圳进一步构建一流人才生态,着力打造全球智汇样本的决心和目标。

  未来5年,深圳计划将吸引100万名以上各领域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人才。聚焦重点产业和民生领域,吸引集聚100名左右杰出人才、100个左右拥有关键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1万名以上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高精尖缺人才。

  紧扣产业需求,让人才“用得好”。4月中旬,深圳举办了第十九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为各类海归人才搭建求职、创业、交流合作的稳健桥梁,提供优质服务。很多招聘单位负责人谈到,期望通过引进高层次人才,运用其国际视野、所学知识与国际工作经验,加速融合创新,不断提高研发能力,扩大国际影响力。

  今年5月,“深圳拟录用4名港籍公务员”的消息引发关注。当月,深圳首位被事业单位编制岗位聘用的港籍青年正式上岗。无论是定向招录港澳籍公务员,还是深圳市编制内事业单位首次聘用港籍青年,在引才留才方面,均具有破冰意义。这意味着深圳在人才要素方面愈加开放,有利于港澳人力资源要素融入大湾区建设,有利于深圳吸纳具备先进理念、专业能力和国际视野的港澳优秀人才,支持服务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

  提升服务水平,让人才“留得住”。光明科学城作为高端创新人才聚集重地,人才服务需求旺盛。如今,光明区行政服务大厅新设立了人才服务工作站,提供包括业务咨询经办、“5G视频办”模式在内的一系列人才服务,企业群众只需到区行政服务大厅,即可享受高效便捷服务。

  搭起“服务桥” 让市民更幸福

  “社保办事是否方便?”流程还能再优化吗?”“运转效率高不高?是否顺畅?”……近期,深圳人社局秉持用户思维和群众导向,创新开展“领导干部走流程转作风”活动,市社保局组织处级以上干部,围绕16个社保“一件事”、87个权责清单事项开展体验活动,切实查痛点、疏堵点,重点解决社保经办过程的问题。

  深圳人社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积极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聚焦做细做实行风建设,研究制定多个工作方案,着力解决企业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办好群众“关键小事”,解决民生大事。

  “小程序”解决“大问题”,创新拓展政务服务平台。深圳人社通过上线全国首个“工伤认定联合取证全流程信息对接系统”,实现社保经办业务系统与第三方取证平台数据互联互通,切实提升了企业、群众办事便利度和获得感。在该模式下,推动实现工伤认证“零跑腿”,办理时限压缩12.5%。

  打通“最后一公里”,社保服务送到“家门口”。6月8日,深圳市社保局召开社银自助服务终端一体化启动仪式。企业和群众可在合作银行自助服务终端上办理个人参保登记、参保信息查询打印等43项社保业务。社保服务网点从927个增加到1600个,自助服务终端设备从1200台增加到4700台。

  解决“数字鸿沟”问题,推行人社领域适老化服务。为让老年人享受到便利服务,开展社保系统“百年百名百岁”上门服务参保老人活动,在电子社保卡线上服务渠道增加“长辈版”栏目,推动18家合作银行提供上门激活金融社保卡等适老化线下服务。

  深化“互联网+仲裁”改革,放大“零距离”仲裁品牌效应。充分用好E仲裁服务平台、“微仲裁”小程序、仲裁文书E键送达三大利器,在全国率先实现仲裁业务全流程网上处理,启动庭审调查要素库和裁决书说理文库建设,通过“技术赋能”实现要素式办案模式2.0版升级,助力群众足不出户解纠纷,为庆祝建党100周年营造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未来,深圳人社将继续践行为民服务的宗旨,围绕群众办事需求,增强服务能力,以更高质量的服务水平,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