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不断加码未来产业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6-11-28

  近3年来,深圳市政府在机器人、可穿戴设备、智能装备等未来产业,相继出台了《深圳市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深圳市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产业发展政策》《深圳实施机器人和智能装备产业2015年第五批扶持计划》及《关于组织实施深圳市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产业2016年第七批扶持计划(股权资助、贷款贴息、直接资助方式)》等一系列产业扶持政策,助力企业做大做强,进而实现产业有质量的发展。

  然而,一段时间以来,关于产业政策非但没有任何促进作用,甚至产生扭曲市场等负面效应的言论不绝于学界、媒体,给政府、企业、学术机构等政策相关方带来不小困扰。近日,中国质量报记者就如何看待产业政策的实施效果,走访了企业和政府部门,了解他们的观点。

  “产业扶持政策一直就不是像外界说的那样,政府直接给企业发放财政资金。”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黄漫雪说,多数情形下,是政府给予企业适当的资助,少数情形是奖励。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是一家独立的学术研究机构,曾参与“深圳标准”“深圳质量”方面多项政策的制定。

  “每一笔资金都有非常明确的用途,如果用途不符合规定是不能享受资助的。”深圳红豆穿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说,经过自主申报、第三方机构评价、主管部门审批等严格环节,公司已经获得了大约200万元的政策资助。这些资金分别用在新产品研发、人才引进及项目用地补贴等具有战略意义的事务。

  “实际上,扶持政策不仅要助力企业增强管理‘内力’,厚植发展基础,有时还要帮助企业认清当前市场发展形势。”深圳市发改委负责人说,为此,会适度资助有能力的学术研究机构、行业协会,就产业发展前景、国内外市场规模等课题展开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

  不久前,宝安区政府联合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对深圳市智能穿戴行业标准和知识产权的情况展开专题调研。调研报告一经发布,立刻引起了各方热议。“真是没有想到,宝安聚集了深圳智能穿戴产业60%的市场规模、近100多家中小企业,年产值超过10亿元,拥有20多项国际国内专利,主导或参与4项国家标准的制定。”

  近年来,宝安区委区政府全力构建国际一流科技创新生态体系,着力打造智能穿戴产业集群、工业机器人产业集群。全区现有工业机器人企业100多家,其中年产值过亿元的工业机器人龙头企业有15家,规模以上企业有50多家,诸如德思特、劲拓、恒拓高、大富科技、日东科技等业内名企均扎根宝安,世界工业机器人的领军者——德国库卡机器人集团公司也即将在宝安设立工程中心。

  “宝安区在深圳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及智能装备等产业扶持政策上,既是最重要建议者,也是最大受益者。”深圳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宝安局副局长郑穗华说,确实如此,这些产业政策和企业发展实现了良性循环,即产业扶持政策增强了企业的斗志,企业的快速成长又推动产业政策的出台和落实。

  “一些不了解实际情况的学者、群众,有时会认为企业通过政策制定来改变市场格局,搞不正当竞争。”黄漫雪说,其实这是不可能的。一是产业扶持政策一视同仁,不可能区别对待不同类型企业。二是产业扶持政策作用在于培育那些高速增长但尚未成熟的产业。那时候产业本身就没有清晰的市场格局,更不容说去改变它。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