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两会上科技含量最高的声音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9-02-14

  1月29日举行的“释放科创活力 加快科创中心建设”专题审议会上被称为上海两会期间科技含量最高的会议。“引进人才更要注重留住人才”“上海的技术转化转移工作需要站在全球国际视野”“要让科技人才的科技成果有用武之地”……会上,十五位人大代表围绕人才引进培养,技术成果转移转化,外企、国企、民营等市场主体创新活力提出了建议。根据上海政府工作报告,2019年上海将着力提升科技创新中心的集中度和显示度。

  “引进人才是上海人才的1.0,在‘人才森林’里是移植已经成长的大树,而人才2.0是培育人才,是种树苗,需要种各种各样的树苗。”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院研究组组长于翔表示,“从小实验室到科创中心需要多元化人才,大科学设施、国际大科学计划需要工程师、平台主任、技术人才、管理人员,光有领军人才玩不转。”针对培育人才2.0建议,不再把海外留洋人才作为申请项目的硬性指标,提高人才招聘的灵活度;上海市制定引进和留住跨学科人才计划,并需要有公开透明、自由申请的机制;减少硬件条件增加灵活性多样性。

  上海海事大学党委副书记黄有方提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应该是上海吸引人才的重要环境。上海不能停留在房子、工资作为人才引进人才主要手段,要让科技人员的科技成果有用武之地。他还提出,上海应该高度重视转移转化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大成果转移转化的机构、平台建设的重视力度。“国际贸易领域中的高科技产品影响力决定城市的国际地位。上海的技术转化转移工作需要站在全球视野,让国际上的专利为我所用,使全球的科技成果转化到上海,转化到中国。”

  上海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不仅要引进来还要走出去。德勤华东区主管合伙人刘明华表示:“跨国公司非常有意愿和本土中小型企业进行创新成果的对接,本土企业也有与跨国公司对接的需求,但是中间对接的桥梁其实是缺失的。”对此她建议,搭建科创信息搭建的平台,集合跨领域、跨地区的信息最大化激活上海现有的创新资源;加强科研成果和需求的对接,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设立跨国研发产业基金,为企业创造更多国际交流合作机遇。

  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建设、科创板注册制、外企与本土企业衔接、国企创新活力等话题也是代表们在上海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建设中普遍关心的话题。研发与功能型平台建设的非营利性影响到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上海科技创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总经理沈伟国建议企业对功能型平台建设的投资记作研发投入经费,积极鼓励适应更多企业参与功能型平台建设;上海优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季芯华建议加大专利审核速度,以及科创板政策应该考虑到同股不同权的问题;上海航天工业副总裁尤登飞建议推动国有企业容错、考核、激励机制创新。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