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行稳致远,让发展更有温度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8-12-17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坚持共享发展,就是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享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掷地有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大力推进共享发展,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回望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征程,青岛每项重大制度的出台,每个重大战略的实施,都直指一个目标——让人民群众真正过上好日子。 “为民”要有新境界,破解民生难题要有新办法,发展要与民生水乳交融。40年来,青岛的发展更有温度,幸福更有质感。这折射的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又汇聚成青岛昂扬迈向全面小康的蓬勃动力。

  民生实事,枝叶关情——

  交一份凝心聚力的民生答卷

  人民的新期待、党中央的新要求,勾勒出青岛全面小康的民生新图景,化作改革开放40年来一份凝心聚力的民生答卷。

  教育是什么样子,国家的明天就是什么样子。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青岛坚持把教育工作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持续加大教育投入,教育事业取得全面快速发展——从只有十几亩到二百多亩,每所校园面积扩大近20倍,五所外迁高中实现物理空间和教育格局的大升级;1982年我市有幼儿园595所,2017年达到2097所,翻了近两番;教育经费投入年均增长15%,增长速度居计划单列市之首;职业学校由1978年的16所增加到2017年的57所;普通高校由1978年的4所发展到2017年的25所;深化课程和课堂教学改革,在中小学推出长短课、大小课、跨年级选课、选课走班、分层设计作业等举措;着力推动中、高等职业教育、普通本科高校“上下贯通”,高中段普职教育“左右融通”和职业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改革开放40年,青岛教育的变化可以用翻天覆地来形容。

  千古百业兴,先行在交通。1978年,青岛市公路通车里程仅为380.7公里,全市没有高等级公路,三面环海的青岛只有一条宽8米的小白干线公路可供进出;如今,我市路网总里程为16151公里,国省道、高速公路里程均居全省首位,基本形成覆盖全域、城乡一体、干支匹配的公路网络。改革开放初期,我市境内只有胶济铁路、蓝烟铁路,铁路发展较为缓慢;2017年底,我市市域内铁路里程403公里,铁路车站18个,铁路客运量达到3178.7万人次,青岛由铁路末端城市变为铁路枢纽城市。改革开放初期,步行和自行车是人们的主要出行方式,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公交车才开始普及。青岛胶州湾大桥和胶州湾隧道2011年建成通车,从此东西岸一线牵,“青黄不接”成为历史。地铁3号线、2号线、11号线等已经开通的和正在规划建设的地铁线路,搭载着这座城市的新梦想,驶向崭新的未来。

  青岛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是在1987年,早于全省7年、全国12年,是全国较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城市之一。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我市养老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同时,也在采取各种措施不断加强和完善养老体系。截至2017年底,全市养老机构、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机构达到239家,城乡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322个,助老大食堂420个,养老互助点1726个,养老总床位5.56万张,80%的养老机构实现了医养结合。

  民生之大,在国在邦;民生之微,衣食住行。2017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7176元,是1978年的140.4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364元,是1978年的132.6倍。居民收入的增加,促进了消费结构的升级,2017年全市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29.7%,居民的消费方式逐步从生存型向发展型、享受型转变。从20世纪70年代的书信电报到80年代家用电话飞入寻常百姓家,从90年代的传呼机、大哥大到21世纪智能手机的普遍应用,通讯工具的变化见证了时代的发展。快递物流业的迅猛发展,互联网、物联网深度融入生活,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等共享经济的兴起,也在不断重构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这些既细微又巨大的变迁,成为民生改善的最佳注脚。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

  改革“含金量”化作群众获得感

  改革能否打高分,群众的认可是试金石。

  发展进入新时期、新阶段,人民群众的新需求是一面镜子,“照”出供给侧的短板和缺陷,为深化改革指明方向。而新的增长点和长期增长潜力,又孕育在解决民生福祉的突出问题中。民生和改革就这样生动、辩证地反复展开。

  青岛,始终把解决群众诉求、促进民生改善作为改革的关键点和着力点,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围绕涉及群众利益、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加快推进就业、教育、社保、医疗等民生事项改革,推动民生保障再上新台阶。

  全面深化改革的“含金量”,正源源不断地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

  人们渴望更稳定的工作——40年改革变迁,青岛市就业制度改革始终走在全国前列。从打破“大锅饭”“铁饭碗”,到实行“公开招工,自愿报名,全面考核,择优录用”的招工办法;从1978年“三结合”就业方针下的“双轨制”,到1994年的“再就业工程”试点;从2002年开始确立积极就业政策体系的基本框架,到2008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形成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更加突出就业和创业紧密结合、支持发展新就业形态、拓展就业新空间,积极就业政策迭代升级。如今的青岛已经实现了就业政策的均等化,构建起城乡一体的就业新格局。

  人们希望生活更有保障——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社会保险范围从城镇扩大到乡村,从国有企业扩大到各类企业,从就业群体扩大到非就业群体。在全国率先实施全民补充医疗保险制度,构建起“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多层次医保体系。创新实施“全人全责”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大大减轻失能失智人员的家庭照护负担和经济负担。2012年以来,累计有6万名失能失智老人享受到了长护险待遇,支付长护险资金15亿元。

  人们盼望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启动全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和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发展,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公立医院改制重组。通过取消药品加成和网上集中采购、联合采购,每年为群众节省药品、医用耗材支出21亿余元。为切实解决困扰百姓的看病贵、看病难问题,2013年2月,我市启动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即墨区人民医院等8所试点医院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2016年,青岛成为国家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市。2017年全年出台医改配套文件39个,全力推进年度重点任务落实,医疗卫生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进一步提升。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在民生改善的优美画卷中,社会保障实现城乡全覆盖,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推向纵深,同工同酬收入分配格局不断优化……青岛一项项走在前列的改革,迎着老百姓盼望的目光,因时制宜,铿锵有力。

  公众参与、成果共享——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幸福之城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青岛改革开放40年的鲜明底色。众人之事众人办、大事小事好商量,改写了大包大揽的治理体系,带来了社会活力的竞相迸发。如今,利益表达更加多元,社会参与更加广泛,协商共建之中,社会主体的智慧与诉求激荡争鸣,凝聚起新的发展共识。

  法治化是共建的牢固基石。从“摸着石头过河”到顶层设计、科学布局,以良法促发展、保善治是贯穿整个青岛社会治理进程的一条主线。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是全国首部关于房屋征收与补偿的地方性法规;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是对道德规范法治化的有效尝试,走在了全国前列;城市风貌保护条例,是全国唯一一部将城市整体风貌、自然风貌、历史文化风貌,全部纳入保护范围的地方性法规;城市地下管线管理条例,力求从制度上根治“城市拉链”问题……近五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共制定、修订(改)地方性法规27件,对190件立法项目进行前期调研。截至2017年底,青岛现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规105件、市政府规章205件,覆盖了各个领域,为法治青岛建设提供了强力保障。

  人人参与是共治的重要一环。实践证明,社会治理机制在认识与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无不来自于人民群众的实践和智慧,无不得益于基层探索同顶层设计的良性互动。

  今年75岁的杨桂芝是湛山社区的一名人民调解员,以她名字命名了“杨桂芝调解室”。上下楼污水外溢、宠物噪声等这样的邻里纠纷顽疾,总能在她这里冰消瓦解。 自2010年开始,青岛市市南区就在全省率先建立社区工作站,建立了“两委一站”基层领导体制。由街道办事处在社区设立工作站,下移行政管理和服务职能;而社区居委会回归自治,主要负责组织居民开展文化体育活动、做好人民调解等工作,进而形成了行政管理、民主自治、市场运作相结合的社区治理新模式。

  改革开放40年来,青岛不断创新基层治理机制。率先在全省出台人民调解、社区网格化管理、社区工作准入等相关制度,推动社区治理走在前列。加快培育社会组织,每万人拥有登记社会组织近7.5家,远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

  如果说“共建共治”意味着公众参与度的提升,那么“人人共享”则指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不断增强——

  “环保青岛”让生态显著改善。改革开放以来,青岛建章立制,启动环境保护工作,1979年成立青岛市环境保护局,1981年把环境保护纳入青岛市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和城市发展规划……青岛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大气、水环境持续改善,“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城市特征更加显著。上合组织青岛峰会的成功举办,则进一步将青岛的生态环境提炼与升华。

  “美丽青岛”让城市更加宜居。开展“美丽青岛行动”, 全面实行“街长制”, 落实精细化管理责任……近年来,青岛顺应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城市环境的新期待,着力解决城市规划建设运行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洁序净美”的城市市容环境日益显现,城市品质、竞争力和宜居环境不断提升,“美丽”二字越来越名副其实。

  “平安青岛”让安全感持续提升。为解决社会治理的突出问题,青岛按照“一区一警”的标准配齐配强社区民警,现全市社区民警1558名,配备辅警3859名,网格员20368名,已完成“1+2+N”建设标准。由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公布的最具幸福感城市中,青岛社会文明安全指数位居第一;在公安部举行的“畅通工程”评价中,获得一等管理水平;在每年年底省委、省政府组织的“科学发展综合考核群众满意度”活动中,广大群众对我市社会治安状况的总体评价一直在全省名列前茅……市委、市政府把平安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保障性工程来抓,以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为着力点,扎实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群众安全感、治安满意度实现“双提升”。

  40年栉风沐雨,40年春华秋实。青岛,以家国在心中的胸襟,以民生在肩上的情怀, 以改革开放增进民生福祉,用创新发展创造美好生活。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青岛将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在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上率先走在前列,朝着人民群众的幸福梦,奋力向前,行稳致远。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