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打造“韧性之城”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6-11-24

  真实模拟19级台风,每秒最高风速能达到80米,同时能模拟9级地震,实现最高温度70度、最低温度零下40度的雨、雪、冰冻、日照等极端环境,这就是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建立的多灾种耦合实验平台,据介绍,该平台不仅我国唯一的多灾种耦合实验平台,也是世界上第一个针对复合灾害的实验装置。

  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发展认识的深入、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应急平台运行机制的顺畅,公共安全应急行业发展迅速。“世界发达国家普遍重视应急平台的风险分析、信息报告、监测监控、预测预警、综合研判、辅助决策、综合协调与总结评估等关键环节所需的关键技术,大力加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技术的研发和一体化应急平台的架构。”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院长助理梁光华介绍,公共安全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处于起步阶段,我国的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正通过不断的完善和资源整合,进一步发展、提高,未来将以更科学更高效地方式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并对其提供更有力地支撑。

  2014年9月,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落户合肥,并于2016年1月一期投入运行,通过省校合作,清华大学的技术和人才优势与合肥市政府产业发展引导和扶持推动之间建立了有效地联结关系,经过学科建设、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成果转化和企业孵化,合肥市集聚了公共安全领域科技、人才和资本要素,研究院则提高了原始创新的技术供给能力,实现了学院与政府的双赢。目前,该院在下一代国家应急平台体系技术原型平台、灾种耦合作用多尺度实验平台、城市公共安全虚实结合研究平台、灾害环境人员安全防护实验平台、大型移动真实灾害数据采集实验平台、人员行为分析及疏散实验平台、智慧安全社区研究示范平台和公共安全等八大实验平台的建设上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未来还将形成公共安全领域大跨度、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基础,构建系统的公共安全科学基础理论体系和技术创新体系。

  “通过研究公共安全事故、灾害或事件成灾肌理和演化规律,模拟各项参数,并采用传感技术等手段采集数据,检验公共安全装备产品,最后提供有效建议,助力合肥推动公共安全产业发展。”梁光华介绍,目前,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已在合肥市运行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运行监测系统项目,项目依托先进的物联网建设及处理技术,针对合肥市五座试点桥梁、2.5公里燃气管网及约25公里供水管网建设设施运行实时监测系统,开展前端实时监测数据的综合处理分析,提供安全预警,未来,生命线的监测范围还将扩展到全市。梁光华表示,“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监测是指挥安全城市的核心内容之一,不仅有巨大的市场需求,更有重大的社会意义,未来要向全国其他城市辐射,向海外国家推广应用。”

  据了解,目前国内国际对于公共安全、应急防护有较多的论述,但对于什么是灾害环境一直缺乏定论,“我们在做的,就是对灾害环境下定义,为灾害环境定标准。”梁光华介绍,作为国内起步较早的公共安全研究机构,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将通过学科建设、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成果转化和企业孵化,将合肥打造成国际领先的公共安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基地,“形成公共安全重要的聚合地,树立公共安全中国标准。”

  坚持创新引领,打造安全城市、智慧城市、韧性城市,合肥在五大发展理念的引领下,正瞄准世界顶尖公共安全科研和产业,通过启用联合创新平台,依靠“互联网+”引领创新,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全国性产业创新中心,在更广的范围内引领城市共享与协同发展。

  相信研究院必将成为我国公共安全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平台,为世界公共安全技术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