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将打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6-11-23

  记者昨日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安徽省“十三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出炉,其中,不仅明确了我省“十三五”科技创新发展思路目标和重点任务,还重点提出合肥将打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建设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合肥当好创新“领头羊”

  合肥依托雄厚的科技创新基础和实力,成为全省创新发展“排头兵”和“领头羊”。今后,合肥的创新发展能力或将进一步“提档升级”。

  《规划》中提出,依托合肥地区大科学装置集群,整合相关创新资源,集聚世界一流人才,建设国际一流、面向国内外开放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保持和巩固我省在基础研究领域的先进地位和比较优势。

  在科研方面,我省将支持中国科技大学、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合肥工业大学等加强研发创新平台建设,突破一批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培育出一批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在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科技成果转化、金融服务自主创新、培育集聚人才、开放合作等方面取得突破。

  此外,我省将强化高校院所科技创新基础作用,支持高校院所面向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需求和重点领域,培育壮大特色优势学科,解决一批关键共性技术难题,突破一批产业技术瓶颈;支持基因工程、精准医疗、电磁波空间应用、太赫兹器件、高端集成电路、低温制冷、燃气轮机、智能机器人、汽车智能驾驶、通用航空飞机等一批战略关键前沿技术研究,抢占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高点,积极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和建设产业创新中心。

  合芜蚌示范区协同发展

  根据《规划》,我省将围绕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战略定位,发挥合肥、芜湖、蚌埠产业特色优势,实现示范区功能科学布局和产业错位协同发展,促进城市间科技创新和生产力布局优化。

  产业发展方面,我省将重点发展新型显示、智能装备、航空航天装备、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和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及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业态,推进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智能语音、硅基新材料、机器人、现代农机、新能源汽车等一批新兴产业基地建设,成为引领带动全省产业转型升级的发源地和动力源;依托优势产业集聚基地,整合创新资源,探索建立产业创新中心和创新平台。充分发挥合芜蚌三市基础条件和先行先试优势,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将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成为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政策先行区、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产业创新升级引领区和大众创新创业生态区。

  落实国家赋予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先行先试政策并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加快推进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政策实施,落实股权奖励税收优惠政策。推进科技立法与改革相结合,保障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改革全面落地,激发科研人员积极性。支持人才资本和技术要素贡献占比较高的国有转制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服务型企业开展员工持股试点。

  科技大省向科技强省迈进

  未来,安徽科技创新有何发展目标和规划?

  《规划》提出,到2020年,创新引领发展能力明显增强,主要科技创新指标不断前移,科技创新成为转型发展根本驱动力量,具有安徽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更加健全,全社会崇尚创新创业良好氛围逐步形成,以合芜蚌为依托的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取得显著成效,率先在全国建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创新型省份,有力支撑创新型“三个强省”建设目标的实现,努力推进安徽从科技大省向科技强省迈进。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