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重庆创新和人才:这是最好的时代!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9-11-08

  随后,贺耘成为香港中文大学的一名博士生。1990年,他离开香港前往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继续自己的求学之路,先后获得爱荷华州立大学有机合成专业硕士学位、加利福尼亚州克锐普斯研究所有机合成专业博士学位。并相继在跨国企业雅培、诺华、罗氏,以及美国生物科技公司(IONIS)和国际知名医药外包公司(PPD)等全球知名医药企业担任重要职务。

  2004年起,贺耘兼任中美生物技术与制药协会(SABPA)科技委员会主席、理事、会长、全球联络委员会主席。虽长年旅居海外,但贺耘从没有断了对国内医药产业发展的关注。

  2006年,贺耘做了一个人生中重大的决定,在国外待了16年后,他毅然决定回到国内发展,这意味着他放弃了在美国稳定舒适的生活、高薪的职位。他的亲朋好友中很多人对他的这个决定不解,贺耘说:“中国人在国外待了这么久,是该回来做点事了。”

  有差距恰好说明有潜力 他回乡参与创办药学院

  回国后,贺耘先是在上海呆了2年,又在北京待了4年,当时正值国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迅速,前景广阔,亟需医药研究专业人才。贺耘在京沪两地的国际知名药企担任重要职位,将多年国外所学在国内大展拳脚,并积累了丰富的新药研发和高层科研管理经验。

  2012年,贺耘又做了一个重大决定,回故乡重庆,参与创办重庆大学药学院,并担任首任院长。

  重庆大学药学院的前身是2011年成立的创新药物研究中心。该中心成立时,贺耘曾作为中心的特聘顾问。重庆大学时任校长林建华、理学部主任吴云东院士与贺耘恳谈过多次,向他透露想要创建药学院的想法。

  说起在临近知天命的年纪回到故乡开创新的事业,贺耘表示,除了盛情难却,更主要的是他看中重庆在生物医药创新方面的巨大潜力。

  贺耘说,重庆曾是全国五大老医药工业基地之一,不仅化学医药具备较强的生产能力和技术积累,中药产业也特色明显,说明在医药产业方面有很好的基础。但是,从科研氛围、医药创新等大环境来说,跟国外和北京、上海这些国内大城市比起来,还是有差距。而正因为有差距,反而说明更有机会和潜力,对他来说,则意味着有更大的施展才能的空间。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