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着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新引擎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9-08-21

  面推进,沐浴改革开放荣光的特区城市,正站在历史性的发展节点上。奋力推动“二次创业”加快发展,珠海坚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努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新引擎。

  从“一穷二白”起步 迎难而上全力推动经济发展

  曾有人这样评价,珠海起步于一张“一穷二白”的经济版图上。1979年建市之初,珠海经济发展产业少、基础弱、底子薄。许多“老珠海”回忆,当时这个以农渔业为主的边陲小镇,只有一条街、一盏红绿灯、一家百货商店,仅有造船厂、农机厂、渔网厂、食品厂等十几家工厂,经济结构十分单一。

  东方风来满眼春。1980年,珠海成为中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特区为改革开放而生。珠海以“杀出一条血路”的勇气与胆魄,大胆探索、开拓进取,屡次开全国风气之先:内地第一家中外合资酒店——石景山旅游中心,全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香洲毛纺厂,全国第一个跨境工业区——珠澳跨境工业区……一系列“首 个”“首办”“首创”“首推”成为这一使命的注脚,凝聚了珠海敢为人先、迎难而上的勇气和担当。

  1984年,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第一次视察珠海,并亲笔题写了“珠海经济特区好”几个大字,在珠海发展史上写上了极为重要的一笔。

  这一年,在珠海吉大,23万平方米的土地上,半年时间内就火速矗立起5座工厂、13栋标准工业厂房、25栋职工住宅楼等,建筑面积达17万平方米,被命名为“珠海南山工业区”。这一“激情速度”,就是被当时舆论称赞为足以媲美深圳“蛇口速度”的“南山速度”。

  数据显示,到1985年底,珠海就有140多家企业相继诞生。随后,珠海经济特区工业发展总公司、丽珠制药、凌达压缩机、佳能等一大批外资、合资、独资企业落地生根,亚洲仿真、金山软件、江海电子、四通集团等一批本土企业开始成长起来,给珠海经济特区注入了新的活力,开启了一片新天地。

  伟大的时代,必然是英雄辈出的时代。1992年3月9日,珠海在全国首次对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实行重奖。百万奖金如同平地一声惊雷,迅速成为国内外关注的中国科技体制改革聚焦点,吸引了海内外一大批科技人员、科研机构和科技企业南下珠海。

  求伯君、雷军、董明珠……这些被誉为“92黄金一代”的创业者来了。他们在珠海起步,在大时代的变革中发现机遇。格力电器、金山软件等一批如今依然响当当的本土品牌企业也孕育而生,在世界舞台上擦亮了珠海乃至中国“智造”的品牌。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