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打造销售市场“国际范”促进经济提质升级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6-09-20

  在市南区“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以建设国际国内一流的宜业宜居幸福城区和谱写中国梦市南新篇章为目标,计划到2020年,市南区生产总值达到1350亿元,年均增长7.5%,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7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7.5%……”为了更好地提振全区经济发展,优化辖区发展环境,科学引导产业转型,加速“十三五”规划落实进程,助力青岛国际城市化战略建设,近日,市南区出台了《优化发展环境促进经济提质升级若干政策措施及实施细则》(以下简称《政策》),《政策》包含14项细则,涉及扶持科技创新、时尚产业建设、创新创业载体建设、促进远洋渔业发展等方面,试用期为两年。通过《政策》纽带,政府与企业建立直接联系,将最大化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落实企业诉求,扶持产业发展。

  打造销售市场“国际范”

  “我们是全省唯一一家市内免税店,公司计划将其搬迁至靠市政府更近的海航万邦,相关手续正在办理中,预计今年底明年初完成,此次出台的政策可谓是及时雨。”青岛中服进口免税商品有限公司经理宋铁峰激动地说。

  随着经济不断繁荣和全球化发展,时尚元素正加速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演变成一种文化和新的生活方式。而凭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融合效应,时尚产业已成为当今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十二五”期间,市南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8%,超全市增长水平;2015年GDP总量达到945.2亿元,单位面积产出的GDP达31.5亿元/平方公里,人均GDP达2.6万美元,两项数据均高居全省137个县市区首位。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寸土寸金”的市南区选择“精准发力”,《政策》将加快时尚商业发展的布局。

  近年来,市南区科学规划利用土地,大力推进高端楼宇建设,对香港中路、山东路等多个地块开展楼宇新建和升级工程,大力引进更多有实力的境内外投资者参与城区开发,已陆续建成海航万邦中心、远雄国际广场、青岛中心、远洋大厦二期等地标性城市综合体项目。截至目前,市南区5A甲级写字楼已达14座,数量占青岛市70%以上。

  据市南区招商投资促进中心副主任辛贤俊介绍,在时尚商贸发展方面,《政策》涉及对现代商业、传统商业、跨境电商、地铁经济以及促消费活动的体系扶持。“此次出台的《政策》是之前的升级版,相比于之前奖励力度有所加大,覆盖范围更广。”辛贤俊说。

  《政策》提出,对新设或改扩建的免税店、世界知名品牌旗舰店,其实际经营面积3000平方米及以上的给予300万元的扶持,实际经营面积3000平方米以下的给予100万元扶持。对引入免税店、世界知名品牌旗舰店的特色商业街或城市购物中心等载体,每新引入一家对产权方或物业经营单位给予50万元的扶持。

  据了解,每个城市国家只允许建设一家市内免税店。今年,上海刚开业的市内免税店日营业额超100万元,其促消费作用尤为明显。市南区商务局商贸二科副科长刘洪明表示:“免税店落户市区对助推城市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将国外商品以免税的形式落到国内销售,也是打造国际大都市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免税店共有9种模式,所谓市内免税店是指由国务院主管部门批准,经海关总署备案,在境内向有关符合海关免税验放规定的旅客提供免税物品的商店。“只要持有半年内具有出入境记录的护照在青岛便可享受免税的国际购物。”宋铁峰称。

 “公司计划今明两年购买三艘二手渔船,目前手续正在办理中,其中一艘为亚洲最大9814吨级的,预计年底到位。按照《政策》,我们将享有该项最大补贴额度,进一步缓解资金难的问题。”青岛远洋捕捞有限公司海务经理于永军说。其余两艘渔船分别为6232吨和6144吨,明年全部到位后,将正式服役于公司南极和纳米比亚项目。

  青岛,依港兴城。作为口岸城市,发展航运业对推动城市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青岛港是太平洋西海岸重要的国际贸易口岸和海上运输枢纽,其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位居世界前列,便于国内外企业之间经贸合作。这使得我市发展航运服务业和远洋渔业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十二五”期间,青岛市围绕“率先科学发展、实现蓝色跨越”的战略举措,以保护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为前提,大力发展生态渔业、循环渔业、低碳渔业,着力加快渔业转方式、调结构,逐步建立起了以水产养殖业、渔业增殖业、水产种苗业、水产加工业和海洋捕捞业“五大产业”为主体的现代渔业体系,渔业增效、渔民增收成效显著。全市渔业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全国副省级城市前列。

  目前市南区共有远洋捕捞企业13家,远洋作业渔船53艘,约占青岛市的40%,其中,青岛远洋捕捞有限公司拥有目前全国最大的拖网加工渔船,公司远洋捕捞渔船总吨达到了36349吨,2015年度远洋捕捞量约17万吨。

  “一直以来,资金周转困难是困扰远洋渔业发展的最大难题。对此,市南区发改局经过前期充分调研,结合区市‘十三五’发展规划,以企业的诉求为出发点,制定了关于扶持远洋渔业发展的新《政策》。”市南区发改局副局长冯晓松说。

  “精准普惠”政策的制定,企业格外欣喜。这一次出台的《政策》对远洋渔业发展的扶持力度更大,其中包括,对远洋渔业企业新建远洋渔船或购置二手远洋渔船,总吨位不超过2000总吨的,每千吨补贴10万元,总吨位超过2000总吨的,每千吨补贴20万元,单家企业每年度补贴金额最高不超过200万元。

  除了扶持远洋渔业发展外,市南区不惜花费重金,吸引相关配套产业入驻。对于国内外知名远洋渔业企业在市南区设立的销售公司,为远洋渔业企业服务的船员管理、人事代理、专业培训、人才输出等服务性机构,购置办公用房的,按照1000元/平方米的标准,给予最高200万元的扶持,扶持分三年拨付,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分别拨付30%、30%、40%。租赁办公用房的,三年内每年按年租金的20%给予扶持,年扶持金额不超过100万元。

  冯晓松认为,人才问题同样也是制约海洋渔业发展的难题。《政策》的出台一方面可缓解海洋渔业的资金压力,帮助企业扩大规模,另一方面利用相关补贴政策,吸引配套企业入驻,有助于为相关产业输送人才。同时,此举还能间接促使经济发展。冯晓松给记者举了个例子,船员薪资水平普遍较高,引进船员管理公司等企业落户市南区,他们的“衣食住行”必然会落到所在区内,这样就进一步促进了当地消费。

  大力发展航运服务业是促进港口城市发展的“命脉”。只有拥有更好、更全方位的航运配套服务机构才能吸引更多的外资入驻,促成更深入的国际经贸合作,同时这也是响应基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青岛加快推进国际城市化建设的关键一环。

  出于对这方面的考虑,市南区出台了10余条扶持政策,其中包括,对当年新引进、投资建设物流交易中心、物流集成服务、物流综合咨询、物流技术研发等第四方物流综合服务平台的航运服务企业,按其注册年度起三年内形成的区级贡献,分别给予80%、60%、40%的开办经费奖励,三年累计奖励资金总额不超过100万元。对重点航运服务企业对外拓展物流网络,在青岛市以外设立分支机构,且运营期一年以上在该区汇总纳税的,按新设分支机构区级贡献的50%给予一次性奖励,奖励金额不超过100万元。

  一次性出台这么多有关发展航运服务业的政策,不仅是近些年的首次,同时也彰显市南区的信心和决心。相信,在政府的积极引导和社会各界的努力之下,经过前期的产业布局,再幼小的嫩芽总有一天会长成一棵参天大树,这是市南区的期待,也是青岛市乃至全国的期待。正如企业家们所说,政府已经拿出实际行动来支持我们,我们还有什么借口不跟紧步伐,加快发展呢?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