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青年聚集东莞创出多个顶尖科技企业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7-07-03

  这是在东莞松山湖的一场关于智能制造的交流会上。俞春华是东莞市李群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下称李群自动化)副总经理,从香港科技大学来到东莞松山湖创业已经6年。“李群”,是挪威数学家索菲斯·李创立的机器人构型术语,显示出这家公司的“高科技”风格。

  东莞曾是著名的“世界工厂”,30多年前有大批怀揣丰厚资金的香港商人到此投资办厂。而今世殊时异,像俞春华一样,许多来自香港的技术青年北上东莞等珠三角城市创业寻梦。与上一代的香港商人不同,这些从香港来的创业者并非腰缠万贯,但却都是在香港高校浸润多年的高端人才,掌握着前沿科学知识。

  “硅谷”的崛起故事里,走出校门创业的斯坦福大学师生是关键角色。当前,国家规划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处在旧金山湾区核心的“硅谷”经验无疑值得参考。而俞春华从香港到东莞的“双城记”,似乎正在上演中国的“斯坦福效应”。

  游走双城之间,俞春华的创业之路越走越顺。香港给予他尖端技术和全球资讯,而东莞和珠三角地区则有完善的产业化配套和巨大的市场。香港和珠三角城市的良好互动,正推动着以俞春华为代表的众多年轻创业者实现梦想。

  从香港到东莞

  2011年,俞春华以香港科技大学在读学生的身份参与组建李群自动化;而他如今从事的研发工作,则直接来源于他2012年写的毕业论文。

  拿毕业论文创业,拿毕业设计创业,类似的案例在俞春华的“校友圈”并不少见。俞春华的学长汪滔创办无人机领域的超级“独角兽”(估值超过10亿美元且创立时间相对较短的企业)大疆创新,就是从研究航拍控制系统的毕业设计起步。在俞春华读大学时,汪滔的创业团队已有十来人规模,同时还有其他正在创业的校友。这与时常走出校门的斯坦福大学学生有些类似之处。

  香港科技大学的这种创业文化,其形成离不开俞春华和汪滔共同的授课教师李泽湘。李泽湘是湖南人,上世纪90年代南下香港任教。他既是全球有名的工程运动控制领域的专家,还是专注于智能制造的投资人和创业导师。

  俞春华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回忆说,他在香港读书时,李泽湘经常鼓励学生“学以致用”,用专业知识解决产业中的实际问题。

  从走进实验室开始,俞春华和他的同学们就跟随着李泽湘全球各地做调研,收集制造业领域的实际问题,为研发寻找方向。在这个过程中,他常在香港与东莞之间奔走。

  2010年底,他和学姐石金博还在香港科技大学读书时,有一个机会跟随李泽湘来到东莞松山湖,并被其环境吸引。2011年3月,俞春华随石金博等五位伙伴,到东莞松山湖创办李群自动化,专注于做小型轻量级的工业机器人。

  产研融合

  有趣的是,李群自动化的创业伙伴,多是在香港啃书本、做实验而学得一身好本领,却从未想过将创业项目留在香港,而是选择了东莞。

  对他们来说,香港意味着什么,东莞又意味着什么呢?

  “香港绝对是一座国际化的超级大都市。”在和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交谈时,俞春华言语中透露着对香港的赞许。香港集聚着全球高端人才、尖端的研究成果,各种高端学术论坛荟萃。俞春华穿行于各种论坛之中,很容易收获前沿的资讯,也很容易找到共同做研究的合作伙伴。

  不过, “香港的市场空间太有限了。”俞春华说,“我们的创业项目需要贴近市场前沿。”

  在其创业团队的伙伴们眼中,贴近市场前沿的风水宝地,便在东莞的松山湖。他们认为,东莞是“世界工厂”,珠三角地区是制造业密集区域,有着完善的产业供应链和需求庞大的市场。立足东莞,李群自动化既可便捷而快速地从上游企业采购零配件,又能及时了解行业需求和市场动态。

  市场需求信息对创业极其重要。据透露,俞春华和石金博之所以坚决快速地创业,是由于他们在过往调研中发现,中国内地的自动化和智能制造必成趋势,3C(电脑Computer、通讯Communication和消费性电子Consumer Electronic)行业拥有巨量的“机器代人”空间。而在业界看来“傻大笨粗”的六轴机器人技术长期被库卡、ABB等国际巨头垄断,适应轻工业生产场景的小型机器人产品在国内并不多见。因而,李群自动化立志做适应3C行业的小型、轻量级工业机器人。2012年,创立才一年,李群自动化的机器人技术就被苹果公司“相中”,俞春华他们更加坚信“研发方向没错”。

  据介绍,李群自动化很好地利用了东莞和香港的各自优势。许多来自市场需求的技术课题,李群自动化提具体要求,直接发包至香港,与香港共同完成研发。而承接研究课题的,则很多是俞春华在香港科技大学的学弟学妹们。

  “在香港做出科研成果,拿到珠三角城市来产业化。这会是一条比较顺的路。”俞春华总结说。由此,香港与东莞当年的“前店后厂”格局,转身为“产研融合”。

  由于有技术、有产品、有市场,加上身负香港科技大学高材生的盛名,李群自动化的创始团队深受创投资本青睐。2016年,李群自动化已经完成B轮数千万美元的融资。

  广东智能制造研究所副所长吴智恒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认为,香港工业发展早,长于运动控制系统和轻工业的自动化技术,但工业装备技术相对较弱,其原因在市场需求不多。如果能将珠三角地区的市场优势和香港的研发优势结合,既能推动珠三角制造业技术升级,又能促进香港的技术研发,达到双赢。

  集群效应

  跟随着汪滔、俞春华们北上创业的步伐,越来越多香港技术青年选择来到珠三角城市。

  在东莞松山湖,李群自动化团队已经壮大到200人规模,其中有近20名来自香港。这批人当中既包括到香港求学、做研究的内地籍青年,也包括土生土长的香港人。

  “从香港来到松山湖,大家都挺适应的。”俞春华说。在俞春华看来,松山湖生态好、地处僻静,正是搞研发的好地方。这种远离大都市的“田园环境”,让工程师更容易专心埋头做事。

  目前,李泽湘与东莞市政府合作,在松山湖创建了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智能机器人研究院,推动更多香港青年、香港项目到东莞、到珠三角地区孵化。除了知名的大疆创新、李群自动化之外,李泽湘在珠三角城市孵化的项目还有擅长工业控制的固高科技、从事便捷式电动螺旋桨研究的逸动科技等企业。

  从香港北上的工程师们喜欢埋头钻研,精细分解每一个技术问题,并且在笔记本上做好每一步骤的记录。这是他们学生时代在香港高校实验室搞研发留下的习惯。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