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区“六大人才工程” 紧缺人才看重“实战派”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7-04-05

  人才是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近年来,姑苏区强化市场发展、市场认可、市场评价的引才机制,深入实施古城复兴、创新驱动、文化引领、民生优先四大战略,以人才优先发展塑造新一轮发展优势、创新优势和产业优势。近日,记者从姑苏区人才办获悉,姑苏区今年将启动“六大人才工程”,通过推出更具竞争优势的人才培养与引进政策,为古城发展注入新“智能”。

  科技领军人才“集聚工程”

  重点支持和信息安全、软件和互联网服务、检验检测和认证等科技服务业领域的海内外高科技领军人才到姑苏区创新创业。给予区级科技创业领军人才安家补贴最高100万元,科研经费最高100万元,提供不少于100平方米的工作场所,补贴三年租金。实施区领军人才项目孵化计划,对认定为A、B类的人才项目,给予房租补贴等扶持政策。对特殊人才,开辟专门渠道,实行一事一议、特事特办。

  企业创新人才“提升工程”

  进一步突出企业在引才中的主体地位,支持本土重点企业、科研院所、老字号等通过引进培育创新人才和团队开展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和品牌创新,实现本土企业的转型升级。本土企业引进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给予创新领军人才最高20万元安家补贴,并给予引进单位最高20万元引才奖励。对创新突破、示范引领作用明显的重点服务业创新团队给予最高30万元的项目资助。把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提升本土人才整体成长力的“突破口”,到2020年,培养100名专于企业治理和资本经营的行业领军型企业家、专于产业链拓展和价值链升级的成长型企业家、专于新兴产业运作的创新型企业家、专于商务商贸和国际市场运作的外向型企业家等四类企业家。

  古城保护人才“汇智工程”

  引进用好古城保护利用人才,重点引进古城规划设计、古建修复、古城文化开发、古城运营管理等人才和团队,探索古城总规划师、总建筑师、总营造师等高端专业人才聘任制,做好整体保护与有机更新。提升文化传承创意人才整体层次,特别加强具有一技之长、具备创新富民本领的乡土人才培养,到2020年,引进培养30名传承姑苏文化的传统文化名人,50名创新姑苏文化的创意设计人才,30名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文化职业经理人,10名推广和服务姑苏文化的文化经纪人,实现文化兴盛。选树培养高端中介服务人才,推动古城业态转型,集聚技术转移、成果转化、技术认证、知识产权、检验检测、科技咨询、科技金融等高端中介服务人才。

  社会事业人才“引育工程”

  深入实施姑苏区教育人才计划,做强做优姑苏教育,着力引进一批具有较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或较强创新实践能力的教育人才,围绕江苏省特级教师、苏州市名教师(名校长)、苏州市学科带头人等高层次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大力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到2020年,培育新增“姑苏区高层次教育人才”30人。大力推进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建设,到2020年,引进和培养10名能够引领社会组织发展的领军人才,30名能够支撑和推动社会组织发展的重点人才,辖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总量增加到1000人以上。全面实施“人才兴卫”战略,通过加强人才培训,力争到2020年培养姑苏名医、名护各10名,疾病预防控制学科带头人8名,市级首席监督员2名。

  紧缺人才“倍增工程”

  以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为目标,围绕“历史文化保护示范区、高端服务经济集聚区、文旅融合发展创新区、和谐社会建设样板区”建设,以提升战略主导产业、优化优势支柱产业、培育新兴产业为重点,到2020年,引进紧缺人才300名,给予1.2万元到7.2万元的薪酬补贴。优化紧缺人才认定标准,破除唯职称、唯学历、唯资历等评定标准,突出市场导向,以能力和业绩作为人才认定的主要方式和标准,集聚一批企业贡献明显的“实战派”紧缺人才。

  高技能人才“支撑工程”

  充分发挥企业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主体作用,加快培养一支与产业体系相匹配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到2020年,全区高技能人才达10000人,引进培养区高技能重点人才100名、企业首席技师50名,评选设立区技能(专技)名师工作室50个。制定姑苏区紧缺高技能人才需求目录,实施区高技能人才培养资助计划,对引进高技能领军人才成效明显的单位,给予奖励。打造“职业评价、一技一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品牌,引导企业、行业搭建社会化职业技能评价平台,在全区探索开展适应姑苏产业特点和发展需求的多元化职业技能社会化评价活动。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