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优惠政策让企业“入园无忧”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6-11-15

  “未来园区里厂房整齐划一,食堂、职工宿舍等生活配套一应俱全,园区内都是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一提及自己将要入驻的温州丽龙小微园,温州狂妹鞋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森长就备感振奋,从租用多年的破旧厂房到将搬入这里,他对公司年产值创新高充满信心。

  像这家鞋业公司一样,以前温州16万家左右小微企业,其中70%以上没有自有厂房,靠租借厂房或民房,甚至搭建违章进行生产,阻碍企业提升发展。如今,小微园的建设正在逐渐改变这一状况。

  企业主算小微园成本账

  安心生产更多精力搞研发

  “大拆大整”工作中,小微园对于企业转型升级的作用几何?近日,记者走进位于温州鹿城双屿淘宝城附近的温州丽龙小微园一探究竟。

  记者看到,这里的11幢厂房均已全部结顶,其中有6幢厂房的外立面粉刷也都完成。棕色的外观,整齐划一的楼幢,让人难以想象这个占地40.1亩、去年10月才开工建设,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已经初见规模。园区预计明年3月份竣工验收,6月份可正式入驻生产。

  温州丽龙小微园负责人由徐森长兼任,他告诉记者,该小微园是做鞋革的同行或上下游共41家企业组成的联合体共同投资开发的。项目建设竣工后,按照联合竞投协议、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及建设方案,进行产权分割。“如果没有政府和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帮助,我们这个小微园建设不会如此的快速。我也真切地感受到政府对我们小微企业的关心和扶持,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地支持我们小微园。”

  徐森长说,他是2004年来温州做生意,一直以来都租厂房生产的。由于租金变化、拆迁等原因,自己要时常搬厂房,甚至有时候不得不使用违章建筑,不仅安全没有保障,而且影响企业生产。“那时候我和几个同行就想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地方,大家安安心心生产,也能有更多精力去搞研发。”

  徐森长算了一笔账,在小微园买一间厂房成本大约是400万元,以目前厂房年租金40万元且不涨价来说,其实就是拿10年的租金来买一间属于自己的企业厂房。“这实在太划算了,而且以前我们租用的厂房多数为3千平方左右,又破又旧,交通不便。现在小微园区的一间厂房面积是以前的一倍多,而且宽敞明亮,客户来参观也觉得特别体面。”徐森长说。他还表示,现在园区内有配套的食堂和员工宿舍,省下了烧饭阿姨的劳动成本不说,员工的人身安全也有了保障。

  小微园不是简单集聚

  “聚变”破除行业发展瓶颈

  对于企业主来说,入驻小微园或许只是成本降低、安心生产等优势。而当众多的小微企业聚集在一起时,小微园则会发挥其对产业链的提升改造功能。

  例如丽龙小微园,由于是同行业企业联合建设,小微园功能配套上更符合本行业需求,产业链更加完善,有利于发挥规模效应,实现“成本更低,效果更好”。园区内有3家是做鞋革辅料和鞋底生产的企业,徐森长说:“以前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交易需要开货车,现在在同一个园区内,用推车就可以到达。成本大大的节省了下来。”与此同时,园区内41家企业还将抱团发展,不仅买生产设备、接大订单时可以组团议价,将生产成本降低,而且计划成立一个综合研发部,通过成果共享,透明监督,来把41家企业的力量拧成一股绳,提高园区品牌价值的同时,也提升产业链的核心竞争力。

  无独有偶,被称为“中国眼镜之乡”的瑞安马屿眼镜也是靠建小微企业创业园来解决行业窘境的。据马屿镇相关负责人介绍,马屿曾经有160多家眼镜企业,但平均一家企业面积仅1亩多一点。因为大多数企业没有自己的厂房,难以把小微企业做大做强。多家“寄人篱下”企业陆续搬出。

  为了给产业的转型升级腾出空间,马屿眼镜光学小微园于2014年10月正式开工建设,一批次14万平方已投入使用,二批次8万平方已开工建设,预计年内结顶。明年正式开园后可集聚50多家眼镜、光学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入园,实现年产值20亿元,创税收1亿元。园区负责人陈积龙说介绍说:“小微园还将成为马屿眼镜产业集聚的助推器,实现从‘马屿人卖眼镜’到‘买眼镜到马屿’的转变。”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